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爱“无字”:论张洁的女性小说创作
作者: 贾艳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小说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张洁是第一个荣获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她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因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而引人注目。她的女性小说“既流露出女性的诗意美,又表现出自觉的现代女性意识”①,引领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潮流,张洁也“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先导”②。在早期作品中,张洁呼唤纯洁的爱情,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都是完美的,作者创作了一个个美好圣洁的爱情故事。随着作者对女性关注的深入,作品中开始表现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所经历的艰苦历程。男性成了女性悲剧人生的直接制造者,美好的爱情
走出男权话语: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郭晓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创作   男性中心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创作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该文在浅析了新时期女性小说产生的背景和源流之后,分四部分阐述了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一部分:对人性的追寻中凸现自我--挣脱男性话语的艰难起步.这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曹嘉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英国女性文学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尤其在女性小说领域,大批女作家竞相涌现,一度打破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女作家有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
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作者: 张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男性形象   女性小说   抗战  
描述: 从“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反映了女性视野中不同历史阶段男性的表现形态和性格内涵,展现了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识、想象、反思和批判的过程,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由觉醒而失落再到独立的历史进程。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女性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一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缺失,把“五四”到抗战这三十年的女性小
男人祭坛上女人的悲剧
作者: 单爽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平民化   乔治·艾略特   女性形象  
描述: 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她公然蔑视正统的叛逆行 为使她长时期为英国上流社会和体面家庭所放逐,但在文学创作上,她却取得了卓著 的成就,为英国留下了璀璨的艺术瑰宝。艾略特的小说是平民化的小说,在这些蕴含 着浓浓的田园气息的淳朴世界里,艾略特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虽然同样出身于 普通的家庭,这些女性却脱颖而出,向往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有意义的生活。《弗洛斯 河上的磨房》中丑小鸭玛吉从小就在母亲和诸姨母的责骂和呵斥中倔强地固守着一份
1979——2000:中国女性小说叙事话语的演变
作者: 陈淑梅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叙事话语   叙述主体  
描述: 本论文运用叙事学的方法,结合社会语境与叙述主体,对1979年——2000年间女性小说叙事话语的演变进行考察,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女性小说发展的构想。本文认为,新时期初期的女性小说既要满足宏大话语的要求,又试图表达女性个人的情感故事,从叙事话语的问题,可以看出叙述主体在主导意识形态重压下的弯曲变形。八十年代前期,在强调伦理道德的社会氛围的笼罩下,女性小说倾向于使用精心谨慎的修辞维护女性人物的道德形象,并为女性大声疾呼。叙述人的女性立场是鲜明的,除了以“自由间接叙述体”表现对人物的认
近代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近代女性文学在时间上以鸦片战争为上限,以“五四”运动为下限,其研究对象是这一时期女性创作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国女性文学由古代到现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近代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恰好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因此,研究近代女性文学对于深入了解女性文学的发展、变化必然具有深刻的意... >> 详细
新世纪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于卅   来源: 渤海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新世纪   女性小说   困境  
描述: 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蓬勃发展,文坛上罕见的出现了几代女性作家共同创作的身影,因此,她们笔下的男性形象有其创作的个性与共性。我们选取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二十多位女性作家在新世纪创作的作品,并以这些作品中的农民、知识分子、官员或“小职员”的人物形象为例,探析新世纪女性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时代特色和创作意义。通过分析作品中女性作家对饱受来自各方压迫的男性的关注,具体表现为她们对男性的生存环境、婚姻状况和精神状态出现困境的关注,表达了女性作家逐步摆脱了以往女性意识对于男性的激进和瓦解的态度,开
新时期女性小说审丑现象研究
作者: 钟芳倩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审丑   审丑现象  
描述: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创作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文学在内容、形式、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也比以前更加深入,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便是在文学中大量出现“丑”的描写。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时期女性作家们的审丑作品的出现,对于文坛领域、美学美学领域、甚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对新时期女性小说审丑现象进行论述。首先,以张玉能、潘知常、李兴武等学者的理论为根基,对本文中的“丑”的范畴进行界定,为论文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女性文学审丑历程进行梳
病之花:论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病女”形象
作者: 李矜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病女   女性小说   隐喻   诗学  
描述: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立女性话语权威的愿望。虽然关联着痛苦、绝望、死亡,但阐发的却是奋进、宽宥、超脱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爱和生命的无限热望。 本文以中国新时期(即文革后的八十至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病女”为研究对象,以文艺学知识为指导,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女性主义、临床医学、精神分析学有关理论,从“病因”(病女形象的类型分析)、“病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