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及多元化解读
-
作者:
谭思梅
来源:
延安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化解读
女性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教材
性别意识
-
描述: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体验他人生活经历的途径,进而激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会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然而,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无论是男女性人物形象的数量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相比于男性形象的丰富,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显得单一、刻板。中学生正处在性格特征和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材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教材中男女性别形象不平衡的现象不仅不利于男女学生平等公平的发展,也不利于学
-
赵宝刚“青春三部曲”中女性形象塑造策略研究
-
作者:
曹伟伟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策略
青春三部曲
女性人物形象
赵宝刚
-
描述: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剧呈现井喷式发展,各种类型的电视剧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抗战剧,青春剧,家庭伦理剧等类型电视剧受到国内观众的一致追捧,其中收视率最为可观的要数青春偶像剧,但其所出现的问题便是电视剧质量层次不齐,不过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却排除在外,一直被观众叫好,尤其是他的“青春三部曲”:《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并且三部电视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尤为突出。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的发展在电影的研究中层出不穷,但对于电视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尤其是现代发展较快
-
老舍与蔡万植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韩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形象
蔡万植
老舍
30年代小说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西方文明思想席卷全球,即便是在中国和韩国这样的儒教国度,民主自由的种子也开始萌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韩两国,传统的儒家封建思想始终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三从四德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根植于人们心中,女人们依旧过着被压迫的悲惨生活。即便开化思潮的先锋已经吹响了女性觉醒和女性解放的号角,女人们还是很难从以男性为绝对中心的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加之当时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萧条,不少女性甚至不得不选择卖淫的方式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老舍(1899-1966)和蔡万植(1902-1950)是中韩两国现代文坛
-
白先勇和田纳西·威廉姆斯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雌雄同体性质的对比研究
-
作者:
许佳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特质
雌雄同体
女性特质
女性人物形象
-
描述: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面鲜艳的旗帜,白先勇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奠定了白先勇杰出的短篇小说家的地位。在所有白先勇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尤其是生动形象刻画出的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因此成为文学研究的切入点。《永远的尹雪艳》和《谪仙记》虽然属于不同的短篇小说集,但是女主角(尹雪艳和李彤)有着实质的相似—她们身上都具有男性的气质。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杰出的剧作家。然而,他作为短篇小说家的身份和贡献也因此黯然失色。鲜有文学评论专注于他的短篇小说。事实上,不少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都
-
中职语文教材中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研究
-
作者:
卢妍妍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育意义
女性人物形象
中职语文教材
-
描述: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而中职学校,特别是文科类的,一般女生所占比例较高,他们难免受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社会不良思潮影响,因而对于中职女生的教育,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中职语文教材文本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借助于教材,通过分析文本中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形象,探讨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对文中女性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产生情感共鸣
-
歌剧《游吟诗人》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特点的研究
-
作者:
金雷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尔第
女性人物形象
游吟诗人
-
描述:
伟大的歌剧大师威尔弟是继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发展了意大利传统歌唱艺术,将音乐和戏剧性紧密结合,提高并丰富了歌剧的戏剧表现能力,同时在他所奉行的“人性戏剧”的理念中,追求人性的内心感悟和主观的生活体验。歌剧《游吟诗人》是其三大杰作之一,被认为是威尔第歌剧中剧情最曲折复杂,情感冲突和矛盾最为强烈的一部。威尔第把音乐和戏剧紧密结合,准确地把握了戏剧发展和人物情感发展。他善于运用铺垫、渲染的手法营造歌剧人物情感上的戏剧性高潮。 本文是以歌剧美学的角度,对剧中女性人物
-
越南作家元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胡冠兰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鸿
女性人物形象
越南
-
描述:
妇女的命运和作用一向是革命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南现代著名作家元鸿对妇女的命运十分关注,并创作出一系列以关注妇女命运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不少女性人物形象。这一辉煌成就,成为元鸿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长期以来,越南文艺界对元鸿的创作见仁见智,时有评论文章见诸报刊,但对元鸿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虽然也偶有文章涉及,然而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尚不很多。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元鸿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本人选择了作家元鸿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试图对作家
-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历来倍受注目,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对元杂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空前张扬与反传统的特质进行审视。通过剖析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来反观作品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女性地位,政治与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女性文化在元代的嬗变及原因。论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主要述及了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写作角度及简要的文献综述。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追溯了《诗经》直至宋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中国女子在千年旅程中,没有走向光明大道,反而进入了无底深
-
论夏目漱石笔下的女性形象:以前期·后期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为中心
-
作者:
李天宇
来源:
外交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期三部曲
女性人物形象
夏目漱石
前期三部曲
性别视角
-
描述:
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文坛的文豪,也被称为日本的“国民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各有特色,但女性形象却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些女性人物多为白皮肤、大眼睛、但却没有太多主体性。另外,作品中还不断出现三角关系。这让读者们不禁发问:擅长在小说中反思人性和道德伦理的夏目漱石,为何一直醉心于塑造这种类型的女性和奇特的三角关系呢?本文以夏目漱石的前期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门》以及后期三部曲——《过了春分》《行人》《心》为研究对象,对比在这些作品中出现的男女人物形象,从而思考夏目漱石小说的女性形象。第一章,针对六部作品中出
-
圣爱与拯救:十九世纪俄罗斯经典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柏云飞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正教
圣爱
女性人物形象
精神分析
拯救
-
描述:
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本文拟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角度为切入点,以东正教思想为观照,结合弗莱的“中介新娘”理论,对19世纪俄罗斯经典小说中彰显民族文化内涵和东正教底蕴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