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体的渐次生成——论严歌苓本土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景芝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本土题材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她1957年生于上海,童年随父亲在安徽文联大院度过,13岁参加部队文工团,跟随部队走遍了四川、西藏,同时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严歌苓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1983年从文工团调到铁道兵政治部创作组任创作员。这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电影文学剧本和小说,开始在文坛崛起。1989年严歌苓因《雌性的草地》应邀赴美参加“20世纪战争文学研讨会”,并于199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写作硕士学位。之后,与美国外交官劳伦斯结婚,2004年随丈夫迁居非洲,近年不断回国。这种丰富的人生经
女性主义视角下《钟形罩》和《无字》中的癫狂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红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男权文化   癫狂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选取了出生于二十世纪相同时期的美国女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和 中国女作家张洁的作品进行比较。在女性主义视角下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疯狂入手, 对其中迫使女性发疯的缘由进行比较论述。 普拉斯的《钟形罩》创作于六十年代,而张洁的《无字》创作于就是年代,同 一时代的人成长在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写半自传体女人的疯 癫,二者对疯颠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由于社会思潮的变化和作者女性主体意识的觉 醒,二者作品中的癫狂人物表现了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但是,《钟形罩》主要表达 了西方女性的疯癫,是由于女性在男权社
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论严歌苓小说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书写
作者: 薛丽丽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是海外华文文坛的领军人物,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阅历、多彩的人生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也帮她实现了困境中的自我超越。军队的历练、移民的体验铸就了她作品的精致与大气。女性的书写把她的才情和睿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都是严歌苓为文学世界播洒下的奇异种子。从《绿血》到《少女小渔》再到《寄居者》,每一个丰满的女性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朽的人间传奇。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选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分三个章节来解析严歌苓小说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书写:理想的追求
论九十年代中国女性作家历史小说中女性主体建构
作者: 樊金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建构   女性历史小说  
描述: 后现代理论的兴起,自我主体成为被质疑和解构的对象,女性主义者从中得到启发,怀疑主体建构之上的男女角色定位,人们正是在社会文化中按照它规定的有关男女的社会分工、角色期待、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塑造,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有着等级秩序的性别关系。女性之所以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是因为她没有掌握话语的权力,只能按照标准来塑造自己,在主流话语的叙述中慢慢接受现实并内化为自我要求。女性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建构自己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掌握话语权来叙述自己,通过写作干预历史的同时重塑女性历史。于是九十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历史小说,从女性特有的视
考琳·麦卡洛小说《呼唤》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韦红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内在与超越   自我   女性主义  
描述: 考琳·麦考洛是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尤其在出版《荆棘鸟》书后享誉全世界。《呼唤》出版于2003年,是麦考洛继《荆棘鸟》之后的又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讲述关于爱情和家庭的传奇故事。作者在小说中创造了很多富有吸引力的角色,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书中有三个主要男主人公,亚历山大、孙和李,他们都是坚韧不屈的英雄式人物,尽管遭受命运的打击却一次次反抗着。然而,本书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茹比和内尔,她们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深深地感动着读者,让读者产生深切的同情。三位女主人公身处父权制社会
从杂草到败犬:台湾偶像剧中的性别意识与形象建构
作者: 林歆婕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性别形象   台湾偶像剧   父权体制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藉由梳理出偶像劇中所呈現的男女性形象,而這樣的性別角色建構出何種性別與社會結構,進而觀察偶像劇中的女性角色是否存在女性主體建構以及批判父權的空間。以台灣本土自製的三部偶像劇《王子變青蛙》(2005)、《命中注定我愛你》(2008)、《敗犬女王》(2009)進行文本解構,探究文本本身所隱藏的問題,並且在脈絡上連結與台灣偶像劇有極大關連性的日本偶像劇作一個背景輔助,對台灣偶像劇進行一個分析與研究。 台灣偶像劇以愛情故事為主打的內容為大宗,而這些以愛情為主題的偶像劇中所呈現的男女關係、形象
构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女性主义话语
作者: 蒋倩昱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社会性别   美国外交政策   女性主义话语  
描述: 社会性别的视角揭示妇女遭受男权压迫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女性的政治主体地位。美国各个族裔的妇女都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直到19世纪她们仍然处于依附于男性的”二等公民”地位。黑人
20世纪前50年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作者: 常彬   来源: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当代文学   话语流变   语言文化  
描述: 中国当代文论批评,大多采用“以西释中”、“以中判西”、“以中释中”、“融汇中西”等多种批评手段。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在不长的时间里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入中国,“以西释中”、“以中判西”,力图进行本土化的批评实践开拓.迄今为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女性主义文论批评手段,笔者认为,“以西释中”和“以中判西”等批评方法应该说有其优长,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在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创建之初。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用别人的理论阐释本土文化特产的“以西释中”,会出现因牵强附会或误读而产生的“水
碰撞与超越
作者: 齐军华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语境   女性诗歌  
描述: 新时期的中国女性诗歌在中西方女性文学的交融碰撞中前行着。本文在考察这期间女性诗歌的特点时,结合具体的历史社会语境,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在本土语境下,从历史文化对女性的型塑——“五四”以后的女性解放——新时期主体话语这样一个发展脉络,揭示“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后天塑造的”(伍尔夫语)这一过程。中国封建女性观,使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成为空洞的能指: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但是女性被社会强塑,在失去“人”的同时失去了女性。新时期主体的高扬,使
从意识到实践: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女性主体变迁
作者: 安善姬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主体   女性启蒙   新文学整体观   自我实践主体  
描述: 本篇论文试图从萧红的《呼兰河传》,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色·戒》和沈从文的《萧萧》等5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述来研究女性主体意识变迁的过程,特别是《色·戒》对“自我实践主体”的女性主体意识和《萧萧》对“女性化主体化”的新关系方式。笔者通过对5种主体化趋向的分类来分析中国现代女性主体的变迁及发展。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萧红《呼兰河传》里破坏“自我生杀予夺之权”的悲惨的女性主体。二、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里“自我欲望发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三、张爱玲《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