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50年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常彬
【摘要】中国当代文论批评,大多采用“以西释中”、“以中判西”、“以中释中”、“融汇中西”等多种批评手段。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在不长的时间里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入中国,“以西释中”、“以中判西”,力图进行本土化的批评实践开拓.迄今为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女性主义文论批评手段,笔者认为,“以西释中”和“以中判西”等批评方法应该说有其优长,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在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创建之初。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用别人的理论阐释本土文化特产的“以西释中”,会出现因牵强附会或误读而产生的“水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学位年度】2008
【分类号】I206.7;|I045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确立女性主体与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季红真 年份:2004
- 2、文学史上一份美丽的收获:评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作者:刘炳如 年份:2009
- 3、接受与变异:И.С.屠格涅夫小说《贵族之家》汉译本的解析 作者:沈欢 年份:2007
- 4、《红高粱家族》葛译本中女性形象的译介 作者:刘婷 年份:2015
- 5、《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年份:2012
- 6、意义的反思与价值的重构:评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949》 作者:张福贵,韩文殊 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