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实现叙述声音的权威
作者: 陈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话语权威   谭恩美   叙述声音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其处女作《喜福会》以来,接连创作了《灶神之妻》、《灵感女孩》及《接骨师的女儿》等一系列颇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谭恩美的小说无一例外均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主人公,这些女性形象对读者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看,谭恩美书中的华裔女性人物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话语权威”。 谭恩美不遗余力地为华裔女性争取话语权威出于两个原因:其一,谭恩美自身是一位女性,因而为女性——人类社会中较弱的性别群体争取权威是她的使命;其二,谭恩美是美国华裔群体中的一员,而华
从女性叙事学角度分析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以《生死场》为例
作者: 孙楠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葛浩文   翻译策略   《生死场》英译本  
描述: 2012年,一名来自中国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在此后的两年间,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莫言获奖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这其中,担当莫言作品的翻译家们功不可没。莫言曾经指出:“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莫言大多数作品的英文版都是由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所译。葛浩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萧红的作品。迄今,他共翻译出版了50余部小说,对中国现
女性权威的建构与消解
作者: 王会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建构和消解   权威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以其小说严肃的道德主题、哲理性的语言而跻身该国“伟大的传统”之列,与亨利·詹姆斯和约瑟夫·康拉德等男性作家并驾齐驱,同时,她又力图书写女性的命运,细腻地刻化女性的心理
乔治·艾略特小说女性主义叙事话语研究
作者: 王丽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话语   乔治·爱略特  
描述: 经典叙事学意味着客观与抽象,具有精确性、符号性和技术性。女性主义意味着主体经验与政治参与,具有概括性、模仿性和政治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叙事理论研究的复兴,开始注重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的作用,认为应当把小说的形式审美研究和小说的社会历史语境结合。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在分析叙事形式时,把性别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女性主义理论构成叙事学理论的一个因素,丰富了叙述学理论。作为跨学科派别,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分析与性别政治分析融为一体。 本论文正是立足于近几年对爱略特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叙事话语策
《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析
作者: 于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权威   作者型声音   叙事技巧  
描述: 现代主义先锋小说家,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认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潜势应是让女性“书写女性”。然而面对现代主义当时的历史背景,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很难在文学浪势之中获得评论家及大众读者的一致认可,在主流男性叙事权威的压迫中树立自己的叙事权威。伍尔夫在以男性叙事权威的压制与女性主义意识处于边缘意识形态的双重压制下,成为难得获得男权评论界认可的女性作家必然有其特别的叙事策略。在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迅猛之时,人们逐渐意识到经典叙事学的众多弊端,而同时,女性主义也走入了发展的瓶颈。前者过分重视理论与规范模式,而后者一
殷熙耕男性第一人称小说的性别立场研究
作者: 谢琼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小说   性别立场  
描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韩国女作家殷熙耕的男性第一人称小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女作家使用男性第一人称叙述声音这一特殊的叙事策略以及相关叙事策略的分析,探讨作者的性别立场以及文本的性别政治意义,并进一步阐发该类文本之于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殷熙耕是90年代新登上文坛的韩国女性作家,1995年以中篇小说《二重奏》获得韩国东亚日报新春文艺奖,从此登上文坛。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鸟的礼物》、中篇小说《妻子的盒子》、长篇小说《汉城兄弟》等,其中《妻子的盒子》于1997年获得韩国文学最高奖项李箱文学奖。在
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
作者: 孙桂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干预   未叙述事件   女人气   女性写作  
描述: 叔叔的小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小说》,利用叙事学的“叙事话语干预”理论分析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她们对女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安吉拉·卡特小说解读:以《魔幻玩具铺》和《新夏娃的激情》为例
作者: 胥文玲   来源: 南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魔幻玩具铺》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新夏娃的激情》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对当代英国女性写作有着关键的影响。伊莱恩·肖瓦尔特称其为英国文人的膜拜对象。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致力于解构父权制神话对女性本质的界定。在众多作品中,她颠覆传统父权桎梏下刻板的女性形象,为长久以来被男性作家剥夺话语权的广大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还原女性真实而完整的面貌。因此,其作品中渗透着大量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其作品大有意义。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经典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以重新划分的叙事声音为切入点,结合了经典叙事学的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我的安东尼娅》中叙事声音的研究
作者: 孟妮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我的安东尼娅》   叙述权威   叙事声音   薇拉·凯瑟  
描述: 作为美国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性小说家,薇拉·凯瑟致力于描绘美国西部女性拓荒者的生活。虽然她的小说多以颂扬草原女性为主题,但在叙事技巧上凯瑟曾一度认可男性小说家的叙事传统,认为女性作家或女性叙述者缺乏叙述权威。这一理念造成了凯瑟早期作品中的叙述主题与叙述形式相分离的现象。《我的安东尼娅》集中体现了凯瑟创作理念的转变,并且作者通过融入自己对男女作家权威的探讨,运用了女性叙述者和人物的叙事声音,同时肯定了男性的集体型叙事声音,建构了独特的叙述权威。本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为理论依据,探讨小说叙事声音转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小说《爱玛》的解读为例
作者: 张莉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男性话语权   女性话语权   女性权威   女性主义  
描述: 出版于 1815 年 12 月的小说《爱玛》被文学界认定为简·奥斯丁的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被珍·哈特誉认为是简·奥斯丁创作力量和写作技法的巅峰之作。《爱玛》是奥斯丁由自然艺术家走向成熟艺术家的标志,她将心血和热情倾注于这部作品,使《爱玛》成为她一部艺术完美的作品。但是《爱玛》在出版之初受到了早期读者的冷遇,对于爱玛等不同于父权文学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更是频遭质疑。简·奥斯丁似乎预见到这种结果,声称:“我将创造一个除了我自己,没人喜欢的女主人公”(Austen,1989:187)。长久以来,父权文化深深地植入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