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关系】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
-
作者:
周景雷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茅盾
现代文学
特殊性
-
描述:
本书在继承前辈学者或者同代人的茅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六个角度,对茅盾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作了另一种梳理和解读,借助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环境考察了茅盾的独特性存在。本文认为“独特性”用在
-
近代女子教育与妇女体育发展关系之研究
-
作者:
欧海燕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女子教育
关系
妇女体育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近代(1840年-1949年)女子教育与妇女体育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纵向、横向的角度阐述近代女子教育与妇女体育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态以及内容等,分析近代女子教育与近代及近代以来妇女体育之间
-
在自我和他者夹缝中的柳美里文学:以《在石头上游泳的鱼》、《家庭电影》、《女学生之友》为中心
-
作者:
姜海燕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他者
寻找自我
家庭
-
描述:
体验出发,赤裸裸而又深刻地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自我与他者之间扭曲的“关系”,刻画出个人的丧失感和孤独感。本论文选取柳美里第一期的三部代表作——《在石头上游泳的鱼》、《家庭电影》、《女学生之友》,分析
-
狄更斯笔下的正面男主人公与其周围女性间的关系
-
作者:
蒋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狄更斯
影响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系统地分析作者笔下的女性观念,分析狄更斯女性观的形成原因及女性在作品中与男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一系列女性对正面男主人公性格与命运发展的影响。希望尽可能多地发掘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整体地位与作用。第一部
-
鲁迅与台湾文学的关系
-
作者:
孙丽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鲁迅
因子
台湾文学
接受
-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初,台湾新文学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发生,浓重的“中国情结”成为其百年发展中存在的鲜明的特征。在探求百年台湾文学发展因由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人物——鲁迅,对台湾文学的发轫、发展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首屈一指的。鲁迅深邃的思想及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台湾作家学习的标尺。鲁迅一生从未亲临台湾,却与台湾有着颇深的机缘,并在台湾引起了深刻的文化反响。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政治环境,使得台湾对鲁迅的接受呈抛物线状,但是鲁迅的影响力一直是以强而深的状态存在着。大陆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台
-
铁凝小说中女性人物生存景况的多维度探微
-
作者:
曹静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时空
年龄
共相
女性
-
描述:
面貌。面对铁凝小说中数量庞大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年龄、关系、时空三个维度为切入点,进行分类、分层地解读,逐级厘清并
-
于混沌之中的探索:吉井由吉及其初期作品考察
-
作者:
高丽霞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连续性
“内向的一代”
生存危机
古井由吉
-
描述:
古井由吉20世纪70年代登上日本文坛,迄今为止创作了众多作品,成果丰硕。古井的小说反思现实,关注人的存在,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精神状况。本论文以古井的初期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古井的个人经历,考察古井对现代人的生存危机的认识和描写,并探讨他在走出危机方面所做的尝试。第一章:梳理古井的成长经历。古井的青少年时代在动荡和混乱中度过,这一时期的经历,决定了古井认识现实、体察人生的视角。童年时代遭遇的空袭,给古井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恐惧感。同时,战争和空袭割裂了生存的连续性,让古井亲眼目睹了
-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送礼行为的影响
-
作者:
张婧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文化价值观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送礼
-
描述: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伴随经济一体化而来的是文化的多元化。这种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存的现象对人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提出了新的挑战:交际双方往往会感受到不同民族间鲜明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诸如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方面。然而无论是交际模式还是行为规范,都要受到自身民族价值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同时也真实反映了该民族价值观的本质。因此,任何文化现象的研究都不可避免的要从研究与之对应的文化价值观入手。送礼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然而由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间的礼品馈赠习俗也不尽相同。不了解收受方的文化和
-
作为革命/女性经典文本的《青春之歌》
-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关系
重构
青春之歌
十七年文学
林道静
经典文本
女性形象
性别气质
考察
阅读欲望
革命女性
空间
女性写作传统
历史主体
中国
研究视角
女性主体性
民族国家
性别角色
-
描述:
在革命裹挟与自我抉择中完成了对传统女性性别符码的超越与重构,同时,借助空间与性别气质建构之关系,探讨革命如何提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