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人物刻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前四史”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蒋英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四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人物刻画
-
描述: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除了记有帝王将相、方士谋士、商贾游侠等男性外,还载有大量的女性,她们有的单独立纪、传,更多的则是散见于其他诸篇。这些女性虽是史家们如实记载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史家们着意刻画的对象。“前四史”中的女性不仅数量不少,个性颇异,而且还横跨了先秦汉晋这样一大时段。本文以“前四史”为蓝本,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横向研究女性形象及其艺术塑造,纵向分析先秦至汉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女性心理的演变,力图还原“前四史”中的女性人物及先秦至汉晋时期女性地位的真实面貌。本文绪论部分先
-
辛格,马拉默德,罗斯和贝娄笔下的犹太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东妮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犹太男性作家
犹太女性形象
女性解放运动
人物刻画
-
描述:
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总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的。美国犹太文学也不例外。犹太民族是一个受苦受难的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立足之地,被认为是社会的弃儿。因此他们流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代美国文学的创作迎来了一次新的高潮,而美国犹太文学在这次高潮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斯以及索尔·贝娄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国内外学者对这四位作家创作中体现的犹太人的困苦,犹太身份,犹太人隔绝与错位的生存状态都进行过深刻
-
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艺术先导——伍尔夫“意识流三部曲”的人物刻画研究
-
作者:
何婷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观真实
形式实验
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物刻画
-
描述:
纵观英国小说史,可以看到,历代作家们所创造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可谓是不计其数,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也是层出不穷。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现代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她笔下的人物形象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在自己的意识流实验小说中,她成功塑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人物形象,为英国小说的人物画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传统小说艺术的发展处于瓶颈之际,她成功地为现代小说找到了发展创新的突破口,率先实践了她本人所积极倡导现代主义人物观,实现了英国小说中人物刻画方面的历史性突破。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是她艺术理念的生动体现。她从当时
-
认知视角下《简·爱》中人物刻画的隐喻研究
-
作者:
刘静溪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
人物刻画
-
描述: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手段,认为隐喻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的研究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研究也从修辞的角度发展到认知的视角,论证了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之中的认知语言学观点。《简·爱》自问世以来己成为世界文学的主要部分,激起了各国批评家的强烈兴趣。书中丰富的隐喻表达为文学、修辞学及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本文试图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简
-
从话语分析文体学角度探析电视剧《金粉世家》中人物对话
-
作者:
王若雪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势关系
话语分析文体学
金粉世家
人物刻画
-
描述:
经典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是由中国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原著改编而来。之前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评论,叙事分析,美学意识和女性人物命运方面。而用综合性的语言学方法来研究剧中人物对话的研究寥寥无几。另外,戏剧,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尤其是戏剧衍生形式中的电视剧,在文体学理论框架中的研究并没有像文学体裁中的诗歌和小说那样受到同等的重视。本文应用了一种综合模式(即结合三种话语分析语用学的方法)——会话分析,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对剧中情节及角色性格做一个全面的解读。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会话分析框架中,通过话论转换
-
《饥饿游戏》三部曲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再现研究
-
作者:
周洁琳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苏珊·柯林斯
《饥饿游戏》三部曲
人物刻画
意象
-
描述:
《饥饿游戏》三部曲由苏珊·柯林斯创作完成,包括2008年出版的《饥饿游戏》、2009年出版的《燃烧的女孩》和2010年出版的《嘲笑鸟》。此三部曲一经发行便受到青少年和成年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众多学者和评论家也开始从文化、政治、社会问题与女性主义等视角对其展开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苏珊·柯林斯再现女性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凯特尼斯的创作技巧,从人物刻画、意象运用、情节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以女主人公凯特尼斯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睿智、果敢、独立、敢于牺牲、成为政治中的主导力量,与男性处于平等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
-
《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形象刻画的认知研究
-
作者:
彭小南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薛宝钗
意象图式
林黛玉
概念隐喻
人物刻画
-
描述:
人们的想象力对于意义、理解和推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Johnson (1987:xiv)提出语言中两种与想象有关的结构,一种是意象图式,另一种是隐喻投射。本研究正是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展开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鉴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人们通常认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和大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很善于运用伏笔、象征、隐喻及其他新颖的语言表达来构思结构和塑造人物,书中极其丰富的隐喻表达为文学、修辞学及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围绕《红楼梦》中两位主要
-
论《觉醒》的叙事技巧
-
作者:
张硕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凯特·肖班
觉醒
叙事技巧
人物刻画
-
描述:
凯特.肖邦(1 8 5 1—1 9 0 4)是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美国女小说家。1 8 7 0年,她与奥斯卡·肖邦结婚,丈夫去世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之下从事写作,并从中获益非浅。她的作品深刻而细致地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
作者:
李文良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玛格丽特
叙事艺术
阿特伍德
叙事技巧
叙述聚焦
人物刻画
-
描述:
本论文是关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的整体性研究。本研究把经典叙事学理论和后经典叙事理论应用于阿特伍德小说的文本分析中,试图通过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阿特伍德小说中的艺术手法,揭示其小说形式与现代思想的关系,揭示小说文本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理清阿特伍德在小说形式方面对西方文艺理论、现代思想的吸收和借鉴以及对传统叙事文学批判继承的创作脉络,从而阐释其小说叙事本身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文化内涵。本论文拟采用如下研究框架:引论部分对国内外阿特伍德文学研究进行梳理,探讨阿特伍德小说研究的方法论变迁,分析其小说形式与主
-
海明威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反战意识
象征意义
准则英雄精神
海明威
人物刻画
-
描述: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众所周知,他塑造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由于他经常运用打渔,狩猎,拳击和斗牛作为他故事的主题,因此而被视为是一位没有女性意识的大男子主义者。评论家对于他的硬汉形象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却关注很少,甚至忽视了女性的存在,这无疑限制了我们全面的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思想。一些评论家认为海明威的作品没有描述女性意识,另一些人则简单的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天使”和“妖妇”。然而,仔细阅读分析海明威的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塑造了许多美丽,善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