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694 条
-
困境与突围:日本女性的婚姻、家庭与事业
-
作者:
胡澎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
困境
20世纪80年代
婚姻
日本女性
中国读者
突围
家庭主妇
-
描述:
提起日本女性,大多数中国读者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温柔淑婉的家庭主妇形象。特别是看过20世纪80年代日本影视剧的中国观众,多会对清晨手拿公文包在家门口躬送丈夫上班的日本主妇留有深刻印象。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社会日新月异,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形象早已变得复杂和多元。那么,“战后”以来的日本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她们是如何对待婚姻、家庭和
-
《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彭勃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文化
婚姻
女性
-
描述:
性格,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三个在主人公方鸿渐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各有其特征。但是作者并不是仅仅从人写人,他写出了每个人性格形成的根源,并把形成每个人特征的文化挖掘了出来。作者以婚姻态度为出发点,对每个
-
从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笔下体会女性意识
-
作者:
甄艳华
夏丽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英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西方的十九世纪前,男性作家一直主导着文学领域,由于当时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受到的教育程度都亚于男性,所以在文学领域,女性长期处于空窗状态.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女性的文化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多余”,所以在大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低下的女性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女性文学的崛起意味着女性主义的发展,真正的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众多的女性作家出现,摧毁了女性在文坛的空窗状态,用她们的笔控诉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在她们的笔下,女性改变了其一贯的温柔形象,表现
-
从《驯悍记》看凯瑟琳娜“悍妇”形象
-
作者:
孟召军
沙丽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文艺复兴
喜剧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故事
莎士比亚
聪明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莎士比亚的《驯悍记》简介作为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作品,《驯悍记》是一个情节极为滑稽有趣的故事。故事中聪明的男主人公迎娶了坏脾气的富家女凯瑟琳娜,在两人的生活中,由于凯瑟琳娜的任性,从新婚生活开始,对两个人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凯瑟琳娜不把自己的新婚丈夫彼特鲁乔放在眼里,处处与他作对,聪明的丈夫为了改造自己的新婚妻子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从而最终将这个骄横任性的富家女凯瑟琳娜改造成了一个温柔贤惠的贤内助。这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戏剧故事中充满了众多吸引人的元素,莎士比亚用自己充满感情的笔触将凯瑟琳娜的刁蛮任性与彼特
-
隐形而沉默的女性——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科书中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
作者:
杨赟悦
来源:
教育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课改
性别歧视
教科书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教科书作为新课改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是认识和理解新课改指导思想和教育导向的基本依据。为探求教科书中女性人物角色和人物形象的呈现状态,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数量、职业、性格、与男性的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女性角色出现的频数和作为主角出现的频数均远低于男性,而且主要以家庭形象出现在私领域内;女性常作为依附或反衬男性的配角出现,她们具有温柔、善良、关心孩子和家庭、无知、懦弱的性格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教科书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
-
老克吃得苦中苦,才是大家闺秀
-
作者:
老克
来源:
动漫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前提起大家闺秀,眼前总是浮现出那种知性、温柔、美好的女性形象,如果非要让我列举出一个女性,我肯定会想到宋庆龄,她可谓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对大家闺秀总会有些误读的成分,甚至一提到大家闺秀就会和"雍容、富贵、风雅"等字眼画上等号.最近,南京博物院举行民国收藏大家庞莱臣收藏展,让我有机会写有关庞莱臣的文章,也有机会采访他家的后人——庞莱臣的曾孙女庞叔龄女士,这期间让我对大家闺秀有了新的解读.
-
论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女权主义
-
作者:
宋南南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
叙事方式
勃朗特三姐妹
-
描述:
的呼喊,冲击着封建思想的禁锢、撞击着现实社会的牢笼,为女性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别分析,通过细读文本,论述她们对女权主义的表达。安妮代表着女权主义的初期觉醒,是柔中之刚;夏洛蒂的作品写出了对男女平等的热切渴望;而艾米莉则用荒原之境写出了对女性霸权主义的向往。
-
宝气 ? 珠光
-
作者:
凯捷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最终,撒切尔夫人放弃了帽子换上了强硬的钢盔式发型,却坚持保留了凸显女性特质的珍珠项链。这条珍珠项链是她挚爱的丈夫丹尼斯,在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女后送给她的礼物。 亦刚亦柔而又我行我素的强力新女性形象,一如撒切尔夫人日后的执政风格。
-
浅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女性
-
作者:
刘扬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情感
花妖狐魅
-
描述:
蒲松龄对《聊斋志异》的创作是借鬼怪以抒“孤愤”之情,从中寻求心理慰藉,而其中的女性形象也充当着他的理想载体,他在人生失意后压抑着的意识深处的理想全部蕴含在自己笔下的人物中.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在书中约五百余篇的故事中,大部分描述的是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或者精灵鬼怪.她们“多具人性,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大部分是温柔贤惠,美丽多情的,是作者笔下对理想女性的憧憬,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女性“真、善、美”的一面.本文试从故事的细节之处入手浅析蒲松龄
-
天使与魔鬼: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角度看海丝特和查泰莱夫人
-
作者:
朱雪艳
容新芳
来源:
大学英语(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魔鬼
天使
-
描述:
本文是以女性的眼光,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两部作品里的两个女性形象作一个新的评价。一个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红字》中的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另一个则是劳伦斯后期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人物查泰莱夫人康妮。男性作家的笔下,女人不是被描写为温柔、美丽、顺从的"天使"形象,就是被描写为淫荡、风骚、心狠手辣的"魔鬼"形象,海丝特与查泰莱夫人无疑成为他们笔下的"天使"与"魔鬼"。作者主要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比分析海丝特和查泰莱夫人如何成为"天使"和"魔鬼"。
<
1
2
3
...
57
58
59
...
68
69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