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9294 条
论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
作者:
张晓光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讽艺术
《傲慢与偏见》
思想感情
艺术效果
描述: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简·奥斯汀,她是英国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性,在每一个情节的描写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高超的反讽艺术,同时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展示了对理想爱情观的憧憬。《傲慢与偏见》中运用了大量的反讽艺术效果,不仅仅是要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对作品主题进行了深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可以说《傲慢与偏见》是反讽艺术作品中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生活
作者:
金赫楠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多媒体融合下的青年写作”、“新媒体环境下女性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全媒体时代文学价值的发现与阐释”……近一年来参加的文学研讨活动中,类似这样的主题明显地多起来。多媒体、全媒体或新媒体,我们在文学内部如此高频率地谈论和研究这些话题,其实反证和内含着一种急切与焦虑:面对新兴的文化生产传播方式、面对《琅玡榜》《花千骨》与《芈月传》、面对网络大神与粉丝文化、面对大众文艺的狂欢和喧嚣,我们这些所谓纯文学、精英文学的写作者和研究者,渐生一种深深的不安和无力感,所以更加急切地想要厘清和再次重申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文学
《辅仁文苑》时期的张秀亚
作者:
刘丽霞
赵婉莉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辅仁文苑》
刊物编辑
文学创作
张秀亚
描述:
张秀亚是台湾女性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她曾于1938年考入天主教辅仁大学,1939年至1942年担任该校校园刊物《辅仁文苑》编辑,这期间的张秀亚在创作和生活方面有较大转变。考入辅仁大学之前,她的作品多是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而在经过系统学习与民族命运巨大转变的背景之下,她的创作道路逐渐转向抒情散文化的描写,并且创作数量逐渐增多,在《辅仁文苑》上发表了十余篇作品。这期间还出版了两部宗教小说,成为当时备受关注的公教作家。同时,她还是一位尽职奉献的文学编辑。
马莉
作者:
暂无
来源:
鸭绿江(上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马莉,当代诗人、散文家、《南方周末》主任编辑。1959年生于广东省湛江,1978年春季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1978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协。著有诗集:《金色十四行》《白手帕》等;著有散文集《词语的个人历史》《夜间的事物》等,被誉为"新散文"代表作家之一。1992年在广州艺术家画廊举办"诗人马莉黑白画展"。2003年荣获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7年荣获首届中国新经典诗歌奖。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访谈录
作者:
校莉莉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乌拉尔
俄罗斯
代表作家
美狄亚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
柳德米拉
女性文学
著名作家
描述: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1943年出生于乌拉尔,是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索涅奇卡》、《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长篇小说《快乐的葬礼》、《库科茨基的特殊病例》等。2005年4月6日的《俄罗斯报》刊登了这位俄罗斯著名作家接受该报记者玛娅·库切尔斯卡娅采访的谈话。该报为这篇访谈录配发了编者按:“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是当今俄罗斯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乌利茨卡娅的长篇小说《库科茨基的特殊病例》于2001年获得俄罗斯小说“布克奖”,长篇小说《您真诚的舒里克》与阿库宁、达里娅·东佐娃的作
红袖添香出版影视网络小说亮相上海书展
作者:
饭饭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影视改编
书展
网络小说
数字阅读
影视制作
产业链
女性文学
出版行业
电视剧
描述:
本刊讯国内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携旗下知名网络作家涅槃灰、柳晨枫、殷寻、三千宠、冰蓝纱亮相上海书展,并举办了本次书展上首个网络小说集中推介活动"红袖添香出版影视网络小说推介会"。网络文学与影视制作的互动联姻,是近两年数字出版行业的持续热点。据了解,2011年改编自红袖添香小说的影视剧《裸婚时代》一炮走红创下收视奇迹之后,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已经成为数字阅读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后《步步惊心》《搜索》等热门电视剧、电影为网络文学版权运作推波助澜,网络文学正在成为影视行业的创意源头。在这次推介会上
《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3期(总第7期)要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学
陈洪
接受史
文学家族
新世纪
回顾与思考
主持人
南开大学
萧红
要目
描述:
文学与宗教“《水浒》与道教”四题陈洪虚构与真实—论僧肇((I愉刑渴》及相关故事的来源与影响李小荣诗学与词学主持人:卢盛江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陈伯海新世纪以来词学研究的宏观走势王兆鹏政治冲突与20世纪30年代诗坛的分化张林杰文化视角主持人:陶幕宁神圣的殿堂:论曹禺的戏剧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场域”胡志毅语言民俗和戏曲创作李祥林姚缝文章特色论查洪德晚明小品:周作人和俞平伯的“低徊趣味”高恒文文学与性别主持人:乔以钢萧红与中国女性文学—纪念萧红诞辰百年乔以钢萧红香港居地及安葬地考辨林幸谦郭淑梅招魂、分裂与质询
主体间性视角下多学科融合的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以小剧场实验话剧《收信快乐》的演出为例
作者:
屈雅红
屈斯薇
吴志斌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融合
艺术教育
主体间性
《收信快乐》
描述: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理论发轫于西方,是对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超越。在认识论、本体论、实践论等层面,主体间性都有其复杂的意义。该理论渗透于文学、教育学、女性学等领域后,刷新了相应学科的研究。主体间性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中的师生都是主体,教育就是通过主体与主体间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使各自的主体性得以丰富扩展。本文援引主体间性理论,结合小剧场实验话剧《收信快乐》的演出,探索通过一个项目实现多学科融合的艺术教育之模式。
逃避•挣扎•毁灭严春妹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近年来,美国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坛发展迅猛,广受好评。路易丝•厄德里克(1954—)作为印第安文学的经典作家之一,自然也受到评论界的强烈关注。在美国,厄德里克的作品不但长居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单中,同时也经常出现在大学的各类参考书目里,成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比较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她的作品主题丰富,涉及当代本土作家关注的问题,如土地、社群的重要性、个人和文化身份的复杂性、文化生存等问题,但对家庭的重视是其作品永恒的主题。 厄德里克的新作《影子标签》( Shadow Ta
图说医学思想史之七:苏珊·桑塔格:病人思想家
作者:
王一方
来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医学
思想家
思想史
女性学
滑脱
桑塔
描述:
。此时,人们需要重新“刻丝”,才能根治“滑脱”。然而,不是每一位学者都是思想史意义上的“刻丝者”,尤其鲜有女性学人。但是,苏珊.桑塔格却是一个特例。图1 青年苏珊.桑塔格对于医学哲学界来说,苏珊无疑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