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社会公正与性别权利
作者: 格拉谢拉·迪马科   项龙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目标   社会公正   国家干预   全球化   权利   20世纪90年代   计划经济   性别  
描述: 总结我最近在民主化、性别权利和社会运动领域中的学术工作与我在社会政策辩论中的公共角色,在此对社会政策的背景,特别是被称之为性别权利的问题作一反思。我强调的是作为社会政策中一个基本原则的社会公正问题和性别权利与其落实之间的法律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我从民主化和公民与人权的角度来思考阿根廷不同社会运动在主张权利时所需要使用的语言。这些运动为公共政策带来了新的议题和问题,从而推动了社会—政治话语的改变。基于权利的社会运动话语也涵盖了贫穷和失业这一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成为社会政策话语议题的问题。不过,与植根于救助政
沉潜中的行进:2003—2008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若干著作的笔记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笔记   著作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理论批评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中国内地的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现锋芒,到90年代随着性别意识的大面积苏醒和自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21世纪以来,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喷发式的发展势头减弱了,但它依然在沉潜中行进,如一
发出“我”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叙述声音
作者: 宁凡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文化意义   后经典叙事学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   “我”   叙述声音  
描述: 在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指的是虚构叙事作品中声音之所由。它既是叙事策略(抑或叙事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而与诸多语境相关联。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学在法国兴起,时至今日,经历了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叙事学已从强调文本分析的内在研究兼顾到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从其内在文学性的桃花源走向了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叙事是一种参与文化进程的文化现象。"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上面的问题已不单单是叙事策略的问题,它必定负载了在叙事策略之外的文化意义。一、叙述声音之于20世纪90年代
说“女性文学”之可疑
作者: 方方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文学性   厕所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女性文学”   文学课   陈染   20世纪90年代   评论家  
描述: 本期专栏刊登的是关于“性别与文学”这一话题的笔谈,作者为四位当代著名女作家,她们是:王安忆、张抗抗、方方和陈染。近20多年来,她们在文坛上为读者奉献了许多佳作,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间或隐或显渗透着对人类性别文化和性别生存的深切感受。在此,我们特邀请四位女作家就性别与文学的关系发表看法。如同这些女作家的创作各具特色一样,她们于此的言说同样各有自己的方式。相信出自优秀女作家之手的这些理性的文字,会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促进我们更为深入的思考。
视野之外的真实——评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作者: 郑斯扬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论   历史书写   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当代   20世纪90年代   林丹  
描述: 新时期以前的批评者大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中国女性文学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之上,持有一种既反抗又兼容的批评立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来研究文学的学术实践大量出现,中国女性文学史的书写者以颠覆传统男性话语为目的,开始了更具鲜明的以女性主义理念为基点的重构女性文学活动的历史书写样式,(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书写").
解读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女性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解读   20世纪90年代   写作资源   社会现实   女性主义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内地可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没有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以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为特有的表现对象。90年代以后,一部分女性作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升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所谓“病态”,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从一开始就无暇他顾,急不可耐地突入女性自身的性活动这一私密空间,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写作灵感和写作资源。十多年来,其写作视点日益下移,“性趣”日渐浓烈,以至深陷于自己的两腿之间不能自拔。这就注定了这
记忆、感知与碎片诗学——林白小说创作论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小说创作论   女性主义立场   “女性文学”   记忆   林白   20世纪90年代   诗学  
描述: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林白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以女陛主义文学审美标准为参照考察林白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林白的前期作品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某些层面的特征。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来考察,在女性经验揭示的彻底性上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女性写作:从情感倾诉到多声部合唱——从叙述形式的变化看20世纪中国激进女性写作的演变发展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情感倾诉   合唱   激进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20世纪中国   演变发展   多声部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女性写作”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的“女性文学”概念有相承关系,它强调“性别差异”论,“试图将‘女性'从统一的主流话语中分离出来,寻求其独特的文学表达传统、特定的女性美学表达方式”.应该说,女性写作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的创作实绩,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时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表达方式显示出对于女性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
滚滚红尘中的一缕清音——张欣小说解读
作者: 王孟云   宋加峰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清音   统治地位   张欣   小说解读   书写方式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描述: 狂热喧嚣的20世纪90年代已然过去,在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潮流中,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话语书写方式成为一种夺目的存在,为颠覆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格局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张欣,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女作家,始终坚持着她的大众姿态去关注女性,凝望人生,以细腻、痛楚而温存的笔调展示都市爱情的失落或幻灭.在滚滚红尘中留下了缕缕浪漫的清音。在这里我想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她的小说进行一番解读。
带有女性特色的超性别写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谈
作者: 周雅囡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超性别写作   性描写   叙事方式   中国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成果丰硕,不同年龄段的女作家各展风姿,不同风貌的作品粉墨登场,当代中国文坛关于女性文学创作的话题争论不断,使久已沉寂的文坛着实活跃热闹了一番。20世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