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逃离】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的情结
拒绝
逃离
皈依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逃离话语经历了从逃离到皈依━━在逃离中拒绝的历史性演变,这种通过逃离使妇女得到力量和自信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其批判和颠覆菲勒斯中心的作用,为妇女进步提供了前景和目标。
-
追寻心灵的自由——解读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中的女性"逃离意识"
-
作者:
吴洁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欢乐之家》
自我
逃离
-
描述:
"逃离"是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欢乐之家》中的主人公莉莉在恋爱,婚姻和社交生活中处处显示出"逃离"的心理趋势.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霍尼的女性心理学来分析,莉莉
-
围城的逃离与回归——谈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
-
作者:
张音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回归
小说
-
描述:
对于女性而言,逃离与回归围城,不过是命运的安排,但是,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不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平凡女性的形象,更是细致刻画出她们平淡真实的生活,这些女性都有着对生活的相同期盼:不为命运
-
从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解读女性生存状态
-
作者:
肖芊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忠诚
逃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性生存状态
-
描述:
本文分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特雷萨和莎宾娜两位女性,描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背叛和忠诚,阐述了她们在现实中所处的生存困境,并进一步分析了这其中所折射的昆德拉的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进而窥视当今女性的解放之路。
-
逃离“正常心灵”:当代西方女作家对女性本体意识的书写*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体意识
正常心灵
逃离
书写
女性
-
描述:
强化的自我否定的逻辑混沌之中,并由此可能塑造新的二元对立,影响了女性主义的社会效果。对此加以反思,以“正常心灵”概念来审视女性文学中的逃离主题,重构女性主义追求妇女解放的目标和路径,具有兼具反思历史和指引现实的双重意义。
-
论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的新意识
-
作者:
范慧玲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化
黑夜
个人化
逃离
新意识
-
描述:
伴随着女性文学在话语体系中由被叙述者向叙述主体的转变,女性文学开始了对话方式的全面控制和独立操作.这种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实现女性性别意识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一种与长久把持话语中心的政治性、功利性话语有迥然不同的言说姿态,它不再是对传统写作语言和写作规范的简单摹仿或重复.而是一种具有剐样风格的女性语言的飞翔.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呈现出一套成熟而又各具特色的叙述方式.
-
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的情结
20世纪
男权文化
菲勒斯中心
女作家
拒绝
中国女性文学
逃离
皈依
萧红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逃离话语经历了从逃离到皈依--在逃离中拒绝的历史性演变,这种通过逃离使妇女得到力量和自信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其批判和颠覆菲勒斯中心的作用,为妇女进步提供了前景和目标.
-
女性生存之痛的真切书写——评长篇小说《女人的牌坊》
-
作者:
王德领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80年代
逃离
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
题材
女性写作
女人
女性生存
性别意识
当代文坛
女性文学
牌坊
父权制
男权社会
书写
长篇小说
历史性
-
描述: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文坛强化了性别意识。女性写作在反抗男权社会、父权制的压迫。在逃离菲勒斯的阴影的笼罩。以及对自己身体的迷恋式书写等诸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出现了许多有分量的文本,使当代女性文学在题材和精神深度上均超越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