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身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91 条
-
身体的隐喻:《画皮》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物哀视野下的身体意识:《雪国》与《金陵十三钗》中非传统女性形象的身体观
-
作者:
李梓恒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哀意象
非传统女性
物哀
身体
符号化
身体意识
-
描述:
物哀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其研究大多基于意象,文本架构等美学原理生成的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两部文本中的非传统女性形象,从身体意识觉醒的角度,探究物哀这一美学范畴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引出文本里的意象设置,情节架构是如何与人物本身的身体观相互关联,用身体意识的哲学观反思物哀这一美学范畴。
-
伟大的哈代: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哈代主要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的人性魅力探源
-
作者:
李金杰
来源:
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人性
女权主义
生命本能
身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哈代是一个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他敢于正视人自身的身体感官意识,敢于承认肉身之于文学的回归,从而能够洞察女性对自我价值追求的动因,即生命本能冲动引起的各种自我满足的欲望,并艺术地表达了这种人性的本质要求,使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源自生命本真的人性魅力,超越了他的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
“小日子”政治与欲望化书写——以《挣不断的红丝线》为例
-
作者:
张盈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欲望
女性意识
《挣不断的红丝线》
身体
日常生活
-
描述:
张弦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善良而又颇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短篇小说《挣不断的红丝线》,从“小日子”的政治叙述、女性意识的围困、日常生活的欲望化书写三方面,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化与欲望化书写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书写背后所寄寓的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思索。
-
论王尔德戏剧《莎乐美》中的“凝视”与“反凝视”
-
作者:
李察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王尔德
凝视
反凝视
权力
身体
《莎乐美》
-
描述:
女性身体、话语建构等"反凝视"策略来对抗菲勒斯中心的男权凝视,并向我们展示了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可贵的反叛意识和抗争精神,对于消解菲勒斯中心话语和颠覆男权文化统治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
身体的隐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旗袍:中国20世纪初期女权文化的一个表征
-
作者:
师爽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文化
身体
旗袍
民族性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
描述:
20世纪初期风行于上海的旗袍不仅仅是一件衣着,它还是中国女权文化的一个表征。它通过在女性个人经验层面上对于身体的控制、自身的认同以及身份的确认,使新时期的女性形象得以建构;它在社会层面上,通过
-
萧红早期小说中的女体书写与隐喻
-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叙述
身体
病体铭刻
怪诞现实主义
萧红
妊娠体验
-
描述:
的女性集体想象。在萧红小说中 ,女体 /母体的病态构成了史诗风格的女性身体铭刻。这种独有的女性叙述 ,凸显了女性身体 ,以一种怪诞现实主义的叙述策略完成。
-
游移的身体•重层的镜像-由秋瑾的艺文生命观看其身分认同问题
-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文学
身体
晚清文学
秋瑾
身分认同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代女詩人秋瑾的革命事業眾所周知,然本文擬由她的藝文生命以觀看她的身分認同問題。首先,就其藝文生命而言,她所創作的文本同時以文言與白話書寫呈現其內心世界的不同心影。除了以嫻熟的文言書寫小兒女的私語外,也論家國、頌英雄以及自勉勉人。然而白話文也是她的書寫選項,尤其是投身革命大業之後,熱衷於興女學與辦報刊的她,不能免俗的使用呼告宣講式的白話文,以啟蒙普羅大眾。由此可見,其藝文生命的豐富性頗值得探究。接著,以秋瑾的創作文本做為觀察她的身分認同的起點,可由其生命史談起。出身於閨閣教養中的她,依循傳統規範順理成章地
-
女性言说“他者”命运:论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李娜
李艳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客体身份
昆德拉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他者
黑格尔
主体性哲学
身体
女性言说
-
描述:
最早触及"他者"这个概念的哲学家是黑格尔。他在《精神现象学》中从分析主奴关系入手,指出了"他者"对于确立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1]"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