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女权主义 】搜索到相关结果 41 条
评西方女权主义戏剧理论的解构和建构实践
作者:
张冲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戏剧史
男权中心
西方女权主义
戏剧理论
女性问题
戏剧创作
女性形象
解构和建构
男权主义
描述:
评西方女权主义戏剧理论的解构和建构实践张冲女权主义作为一种争取女性自由平等解放的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已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时期,而将女权主义用于文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则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975年创立的(符号)杂志(1 ),后来成为主要的女权主义文...
女人·女性·女权
作者:
宝光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女作
西方女权主义
影片
故事
气氛
电影制片厂
电影艺术
女性形象
座谈会
女权意识
描述: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青年导演彭小连在她的影片处女作《我和我的同学们》获得成功之后,又迅速地推出一部新片《女人的故事》。《电影艺术》编辑部于1987年10月4日在京召开影片《女人的故事》的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按发言顺序)王云缦、周传基、唐家仁、郝大铮、邵牧君、李陀、倪震、郑洞天、孔都、王妮妮等同志,进行了气氛十分热烈的讨论。座谈会由本刊副主编王人殷同志主持。
当今中国女性的取向
作者:
郭淑梅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
西方女权主义
家庭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妇女从封建社会束缚下逃脱出来还不到百年,其命运的变迁就已提供了说不尽的话题。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们高喊着"男女平等"和"妇女的独立首先是经济的独立"的口号,为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创造理论依据。新中国的成立又从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权利,使中国女性成为西方女权主义者羡慕的偶像。六十年代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异化
作者:
李继凯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鲁迅小说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祥林嫂
女性异化
“吃人”
西方女权主义
专制文化
“人”
描述:
在中国,异性是个当代名词,而能发现半个世纪前鲁讯先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有异化倾向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探索。这种借鉴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对鲁迅研究是利是弊当然不能一言而断。但对于目前有点死气沉沉的鲁迅研究领域无疑注入了些许活气,应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话李小江:妇女地位不如毛时代?
作者:
高艳平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女性研究
西方女权主义
全职妈妈
全职太太
性别立场
妇女社会地位
女性地位
社会观察
描述:
与西方的不同,我们的妇女解放被纳入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具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妇女的社会资源都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多很多。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职业前景不错的女性离开职场,做起了全职妈妈、全职太太;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也显示,从1990年到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认同"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比例不降反升,男性和女性均提高了8.1和8.8个百分点。这些迹象似乎表明,传统性
男性在中国妇女运动兴起中的作用
作者:
范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缠足会
性别歧视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参政
神州女报
中国女学堂
潘基文
西方女权主义
女子世界
描述:
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是男女两性共同的事业,没有男性的改变和参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性别平等问题。2014年9月,联合国发起"He For She"(他为她)全球倡导活动,旨在通过男性声音来阐述女性赋权与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呼吁男性参加到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的运动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表示赞赏潘基文秘书长发起的"他为她"倡议,希望越来越多男性参与进来。
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与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
作者:
一丁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存在主义
西方女权主义
国际妇女运动
第二次
浪潮
西蒙
女性特征
第二性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伏娃(又有译为西蒙娜·德·波伏娃或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经过近4年的思考、总结和撰写,于1949年出版了她著述中代表作《第二性》。这本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是对近代女权主义运动和理论的精辟总结,被誉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第二性》不仅对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对当代妇女运动理论产生极大影响。
女性绘画刍议
作者:
刘晓陶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妇女运动
西方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
绘画
仕女画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绘画根植于西方的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要研究女性绘画必须首先研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等议题。女性主
西方女权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作者:
黄育馥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家务劳动
社会运动
理论流派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妇女就业
社会作用
社会地位
西方女权运动
描述:
女权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为争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开展的运动。它的目的通常是要消除父权制的影响,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利地位,更充分地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从18 世纪末
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
作者:
季明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理论
资本主义
妇女解放
社会主义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西方女权主义
家务劳动社会化
马克思恩格斯
描述:
本世纪60年代后在欧美诸国兴起了新的(?)活力的社会思潮——女权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在历史上曾经几度聚散离合,历在当今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得更加紧密。文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基本原理加以(?)指出,当今妇女解放除应继续遵循马克思提示的两个基本条件(消灭资本主义及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外,还应注重妇女自身醒悟与斗争等文化条件及社会制约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