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我救赎】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寻找母亲》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思奇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寻找母亲
娜拉
父权文化
“三从四德”
女性主义
现代女作家
家庭观念
自我救赎
男权主义
-
描述:
韩国女作家申京淑以她独特的文笔在当今韩国文坛上举足轻重。《寻找母亲》是她全部作品中最不容置疑的成功之作。小说讲的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母亲,有一天却突然失踪了。丈夫和子女开始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母亲这一女性形象。展示在男权社会普遍意识下压抑的女性如何生活,如何解脱。《寻找母亲》是韩国现代女作家申京淑创作的长篇小说。申京淑,曾被誉为韩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神话,
-
《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的深度解读
-
作者:
刘瑞娜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父权制社会
衣食无忧
女性生存状态
自我价值实现
知识女性
《金色笔记》
两性和谐
文本结构
自我救赎
-
描述:
《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该作品对女性独立意识和困境的率真描写、对女性生存状态和面临困境的描写以及所包含的社会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女性作品所无法比拟的。《金色笔记》没有章节划分,整部作品共由五本笔记和一个完整的故事组成,其中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分别代表主人公安娜生活的四个方面:作家、政治、情感和精神,四本笔记的整合即金色笔记既是笔记本体的整合,也是主人公分裂生活的完整统一。混乱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既表现了小说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
-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画皮》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画皮》
电视剧作品
波伏娃
聊斋志异
女性主义视角
陈嘉上
理论解读
女性地位
自我救赎
-
描述:
笔者运用女性主义理论解读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画皮》的三部改编电影,分析电影中女性地位缘何逐步提高,从而得出中国女性地位及女性形象演变的过程。一、背景介绍《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得影视创作者垂青的篇章,数百字的短章,反复被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作品,搬上大银幕。《画皮》的
-
女性意识的觉醒——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国静嘉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伯特
红遍
瑞恩
传统女性形象
寻找自我
形象分析
奥普拉
秀女
男演员
自我救赎
-
描述:
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改编自伊丽莎白·吉尔伯特2006年写的同名回忆录。该书自出版后便成为红遍全球的女性心灵励志作品,被译成40多国语言,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称其为“治愈圣经”。2010年,导演瑞恩墨菲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该片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同时该片出现的其他几位女性形象也值得思考。一、勇士伊丽莎白影片开篇,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口吻回忆了自己的
-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付邦明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第三人称叙述
主要框架
女性人物形象
女小说家
形象解读
吴尔夫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女小说家之一,她一生创作出了很多部小说,因此也被誉为多产小说家,《金色笔记》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小说《金色笔记》的全文是以"自由女性"的第三人称叙述为主要框架,显示出了现代女性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向往,对于理想的努力与奋斗,对于自我解放的勇气与智慧。一、自由女性主义的形
-
“水”的意象分析:浅析《二次曝光》
-
作者:
宋波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力比多
伊底
意象分析
幻想世界
面对自己
本我
性爱描写
超我
刘东
自我救赎
-
描述:
《二次曝光》是李玉导演的最新影片。李玉作为一位女性导演,总是将目光关注于女性。她关切她们生活的际遇,关切她们内心的思考,她带有疑虑但又尝试给予解答似地在电影中展现了一个个女性的形象。在《二次曝光》中,她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女性内心的寻找与归属,是一种本我与自我的相互较量。她的影片总是充斥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水"。
-
论铁凝《大浴女》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陈雨馨
黄德志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命
女性角色
二元对立
大浴女
女性写作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群像
铁凝
当代女性文学
自我救赎
-
描述:
婚姻与恋爱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主旋律,也是女性意识、女性写作发展道路上永恒的主题,女性在婚恋中主体地位的树立,已经成为当代女性文学讨论两性关系、探索女性成长之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相比在二元对立的性别机制下,以女性在婚恋中对男性依附性的剥离来寻求女性独立,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将几位女性角色的婚恋悲剧置于人性暗疾的幕布之下,以"人性"作为药引,深入探求了女性婚恋症结乃至人生症结的自我治愈之道,即女性不要
-
虹影 我们都是好儿女花
-
作者:
那子
凌代军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生
真实
爱情生活
作家
身份
母亲
伦敦
婚姻
重庆
自我救赎
-
描述: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18岁当天知晓了自己的私生女身份,之后浪迹四方,于国际文坛声名鹊起。现居北京和伦敦两地。代表作:《k》《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伦敦,危险的幽会》等。2009年新作《好儿女花》面世,是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的后续。
-
女作家虹影的自我救赎
-
作者:
钟夏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女作家
母亲
中国女性文学
学费
饥饿
英国
男人
小说
自我救赎
-
描述:
虹影,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小说《饥饿的女儿》享誉世界文坛,被称做"脂粉堆里的英雄"。最近,她再推新作《好儿女花》,该书带有半自传的性质,其中"二女共事一夫"等情节,使人们对虹影的婚恋生活高度关注……
-
女性的“自我救赎”——谈陈染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祝亚峰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话语
出租汽车
独语者
小说创作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成长
自我救赎
“空白之页”
诱拐者
-
描述:
陈染的小说创作,其扩大的意义也许在于,她要通过女性个人档案的建立,给一直在历史的尘埃中被湮没,失名乃至被扭曲的“女性”正名,让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声”的女性,真正发出自己最个人的声音.这样看来,她就不仅仅是以“挑战者”的姿态,拓开了女性“个人话语”的空间,而且试图把写作变成个人在文明解体或价值失范时期完成女性“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陈染的创作为女性文学“开启了另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