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私人生活】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性别追求的失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某些缺失
-
作者:
陈婷婷
来源:
百花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陈染
美女作家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网络写手
女性主
个人化写作
后结构主义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80、90年代,女权主义始终处于世界批评思潮的中心,80年代世界三大批评思潮是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90年代则是女权主义、新
-
女性写作:从情感倾诉到多声部合唱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叙述者
女性意识
叙述风格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私人生活
叙述方式
性别意识
情感宣泄
-
描述:
“女性写作”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的“女性文学”概念有相承关系,它强调“性别差异”论,“试图将‘女性’从统一的主流话语中分离出来,寻求其独特的文学表达传统、特定的女性美学表达方式”①。应该说,女性写作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的创作实绩,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时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表达方式显示出对于女性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等种种原因,作者的性别意识与作品的美学形式往往难以协调,出现了诸如生硬图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政治文本(性别政治),文本外在美学形式局囿
-
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一个人的战争》和《私人生活》评析)
-
作者:
邓晓芒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人格
女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红楼梦》
陈染
私人生活
公共舆论
战争
林黛玉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私人生活》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当代女性文学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而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由“先锋”而落入了《红楼梦》式的传统陷阱。
-
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一个人的战争》和《私人生活》评析
-
作者:
邓晓芒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人格
女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红楼梦》
陈染
私人生活
公共舆论
战争
林黛玉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私人生活》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当代女性文学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而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由“先锋”而落入了《红楼梦》式的传统陷阱。
-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
作者:
谢廷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世纪末
女性主义文学
同性恋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审父
价值目标
-
描述: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
逃逸“战争”的谵语——读陈染的《私人生活》
-
作者:
丁帆
来源:
雨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外部世界
男性话语
话语批评
女权主义
陈染
核战争
私人生活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有理论家预言,未来廿一世纪的战争不再是先进的核战争、电子战争,而是两性之间爆发的大战。其实,在中国的九十年代,已有一批致力于女性文学和女权话语批评的作家与批评家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或许,在中国这个根深蒂固的以男性话语为权力中心的大舞台上,这种呼喊的细语显得十分孱弱而苍白,被那庞大的主流法话语(亦为男性权力机器的象征)挤出了话语中心,成为几个凤毛麟角的女
-
冷战后期英国女性主义诗歌一瞥
-
作者:
郑超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罗大众
反越战运动
女权运动
生存威胁
女诗人
女性悲剧
纳特
私人生活
女性主义
民权运动
-
描述:
一、背景回眸要谈女性文学,必先谈女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现象,感到生存威胁的普罗大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与东方反帝反殖的斗争遥相呼应。女权运动就是其中的一个强劲的音符。当时,西方女权运动将斗争目标集中在争取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方面,而且与当时的反越战运动、学生运动以及主要发生在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结合得十分紧密。一时游行示威,静坐请愿,闹得纷纷扬
-
跨越低矮的天空——谈女性写作私人化的局限
-
作者:
张艳芬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心感受
身体感
叙事话语
自我体验
陈染
女性写作
私人生活
性别意识
女性成长
私人化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或“私人写作”作为新异之物在女性文学中出现。女性作家以鲜明的性别意识,大胆地袒露原本属于禁忌的自我体验而引人瞩目。但她们对于女性隐秘经验和内心感受的书写,刻意剥离了附加在性爱身上的社会、文化乃至道德的内涵和意义,使女性文学陷入了狭窄的天地。
-
女性的“自我救赎”——谈陈染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祝亚峰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话语
出租汽车
独语者
小说创作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成长
自我救赎
“空白之页”
诱拐者
-
描述:
陈染的小说创作,其扩大的意义也许在于,她要通过女性个人档案的建立,给一直在历史的尘埃中被湮没,失名乃至被扭曲的“女性”正名,让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声”的女性,真正发出自己最个人的声音.这样看来,她就不仅仅是以“挑战者”的姿态,拓开了女性“个人话语”的空间,而且试图把写作变成个人在文明解体或价值失范时期完成女性“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陈染的创作为女性文学“开启了另一扇门”.
-
以个人的方式构建女性世界——论陈染、林白的个人化叙事方式
-
作者:
余中华
来源: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叙述者
以个人
女性世界
陈染
私人生活
个人化叙事
经验自我
女性文学
创作主体
-
描述:
以个人的方式构建女性世界——论陈染、林白的个人化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