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知识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74 条
-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岩
来源:
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时代女性
女性出路
女性问题思考
知识女性
思想局限
-
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认识及社会洞察力,他对于社会底层的妇女的关注充满了客观的同情和批判。从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上分析,我们发现,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同时又对她们的觉醒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和信心。
-
试论路遥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书鹏
来源:
管理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遥
农村妇女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小说
-
描述:
路遥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灵灵的人物形象,他刻画的女性群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农村知识女性;另一类是农村普通劳动者.在这些女性群像中,传统女性的善良、温柔、贤惠和勤劳得到了赞美,但是中国女性身上的软弱和缺乏独立意识也明显的表现出来.
-
《雷雨》中繁漪的形象分析
-
作者:
杜丹
来源: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曹禺剧作
女性悲剧
命运
知识女性
-
描述:
曹禺先生笔下有着很多性格鲜明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以不同方式反抗着黑暗封建社会的压迫,寻找着自身的出路。曹禺通过她们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知识女性特有的同情与关心。在这众多的知识女性之中,又以繁漪最有代表性,本文就通过对她的教育背景、生存状态、内心情感以及反抗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来展示曹禺作为一代戏剧大师对于知识女性命运的探索与揭示。
-
《儒林外史》中两位知识女性:沈琼枝和鲁小姐的形象对比分析
-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小姐
儒林外史
沈琼枝
形象对比
知识女性
-
描述: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多是男性形象,但从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上,如知识女性沈琼枝和鲁小姐,我们可以探讨在那个封建社会晚期,男性狂热地追求功名利禄的时候,女性对知识、对生活的认识和追寻。
-
试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书写
-
作者:
魏爱玲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早期小说
书写
知识女性
-
描述:
丁玲早期的小说塑造了梦珂、莎菲等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女性觉醒时的种种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探究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从繁漪与陈白露形象分析曹禺对女性解放道路的看法
-
作者:
张婷婷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个性解放
集体解放
曹禺
知识女性
-
描述:
曹禺的戏剧作品里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灵肉丰富、充满质感的女性人物,如繁漪、陈白露等,她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并以不同方式反抗着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为此围绕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分析了曹禺剧作对妇女解放道路所指明的方向,即由个性解放走上集体解放之路。
-
搭建知识女性发展的舞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女素质
妇女运动
大连市
知识女性
-
描述:
搭建知识女性发展的舞台
-
翻译贤妻良母、建构女性文化空间与诉说女性生命故事-单士厘的「女性文学」
-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士厘
晚清文学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近现代文学
-
描述:
翻译贤妻良母、建构女性文化空间与诉说女性生命故事-单士厘的「女性文学」
-
当爱成为往事:评严英秀小说《沦为朋友》
-
作者:
刘敬伟
慕芳
来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友情
严英秀
转换
爱情
知识女性
-
描述:
严英秀的小说以独特的女性意识深切关注知识女性的情感世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描摹特定时代下都市知识女性成长历程中爱情追寻的波折,作家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复杂苦闷的内心世界。这一文学表述展示出现代女性寻爱之旅的个体差异性及情感困境,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女性文学创作。
-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书写”与“行走”:通往救赎之路-知识女性的精神困境与自我超越
-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行走
书写
知识女性
西蒙·波伏娃
-
描述:
今天,知识女性的生存境遇尽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不平等的阴影仍然随处可见。在保持独立性与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她们比男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更容易陷入某些精神的困境。如何才能让自己从困顿、崩溃、灰暗乃至绝望的心绪中摆脱出来,从而获得最后的“超度”,这是许多女性作家和女权理论家们一直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虽然尚未得出明确统一的答案,但是写出“女性圣经”《第二性》的西蒙·波伏娃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们,已经用自身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书写”与“行走”也许是通往女性自我救赎之路的一座很好的桥梁。
<
1
2
3
...
8
9
10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