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别一样的情怀:王英琦散文创作谈
作者: 赵志英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王英琦   女性作家   美学风貌   新时期   女作家   创作经历   散文创作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女性作家较男性作家的创作而言,最主要的特色在于自传性。这是由社会、历史、心理等因素决定的,本文以这一条线索为纵线,力求打通王英琦的创作经历、创作心态与她作品内在联系的渠道,从而从“文本”这一角度发掘出这位女作家自身的特殊思想感情和独特的美学风貌。具体来讲,文章又从三个大方面来展开。主要一点在于王英琦的创作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了女性心灵的历程。此外,从女性文学的特色“情”胜于“理”出发,详细论述了真诚乃是她文章魅力之源泉。最后文章比较了其他几位女散文家的创作,从而揭示了王英琦散文独特的艺术感觉及美学风貌。
女性写作好大的风
作者: 解玺璋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用身体写作   女作家   男性写作   历史题材小说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不允许   男人  
描述: 如果说2000年文学一定有什么可观之处的话,那么我想,主要应该是指女性的文学写作。女性写作在2000年可谓蔚为大观,其数量,其影响力,都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超过了男性作家。有些领域甚至从来就是男性作家的世袭领地,不允许女人染指的,现在也有女性作家一脚跨了进来。比如历史题材小说。
在天使与妖妇之外:朴素的或常态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琪琪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女性主义文论   男性作家   文学想象   妖妇   女性形象   天使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文学史的最初发展阶段.女性形象大多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女性主义文论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中,曾经概括过传统男性中心主义文学文本中通常的女性形象.“女性的形象往往被描述和塑造成这样两类:天使和妖妇。”
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作者: 李美萍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藏族文学   男性作家   女性美   女性作家   宗教信仰   女性形象塑造   西藏文学   男性视角   小说  
描述: 20世纪50—70年代,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称为"失声的群体",女性形象是男性视角下的想象体,80年代后,藏族文学涌现出两条线索,第一条依然是男性凭借巨大的文化资源实施的女性形象的建构,不同的是男性作家专注于在宗教、宗族等层面上把女性形象塑造为神话美的象征。直到第一代藏族女作家的崛起后,女性形象才真正回归身体原型,从精神的漂泊、不食人间烟火回归到现实层面。
《大师和玛格丽特》女主人公的现实原型和女性形象
作者: 余晓青   来源: 学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玛格丽特   安娜·卡列尼娜   布尔加科夫   上尉的女儿   达吉   俄罗斯文学   卡秋莎   奥涅金   谢尔盖  
描述: 形象,被人们称之为“俄罗斯妇女的画廊”,(1)这些女性形象为俄罗斯文学增添了无限的美丽与魅力。《大师和玛格丽特》里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延续着达吉雅娜式
解读西方男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美国作家   妇女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   解读   西方   女性形象   视角   男权主义  
描述: 一、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溯源在西方传统文学创作中,多数女性形象是由男作家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作家赋予的,女性成为被描述的对象、审美的客体或男性某种情感的载体。女性形象在男性笔下形成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复杂、丑陋、刁钻、
当代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方秀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神秘   古代文学   女性形象   当代作家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有了精神上的沟通,神秘的女性重返作品之中。有意味的是,在女性作家那里,神秘女性往往以女巫的身份现身;而在男性作家那里,她们又成了给男人带来无尽的灾难的祸水。这也是一直以来男权社会对女人一贯暧昧的态度:
云南文学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文学世界   董秀英   文学书写   当代文学创作   妇女生活   话语方式   女性形象塑造   当代作家   文化象征  
描述: 云南文学创作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从一个特定角度为我们展示了该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的文化记忆。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学文本的基本观念和想象方式看到一种由文学参与的文化话语建构对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生活的影响,或者说看到一种被建构的、艺术符号化的“少数民族妇女”形象。它所激发的深层问题是,这种建构与其现实生活保持了怎样的差异,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文化与艺术意义。一般理解中,多民族的云南具有奇异、神秘和十分特别的自然与人文色彩,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仿佛总与独特的风情习俗相连,妇女社会问题的沉重面常常被柔化、被遮蔽,甚至被消解
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女性形象的他者气质
作者: 唐美华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男性作家   菲勒斯中心   他者   女性气质   二元对立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威塞克斯   小说  
描述: "在最纯粹的男人的角度里,即使最独特的见解,也往往笼罩着社会规定的意识和影子,她沉迷于美妙深化的瞬间,却把日常的沉沦期间的现实变成虚无。于是女人消失了,成为寻求
子弟书中满族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美雨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男性作家   新妇谱   文学作品   民族精神   女性观   审美意识   形象研究   双蛾   感情生活  
描述: 子弟书是起源于乾隆时期,流行于清末民初的一种说唱文学。其对满族女性的描写,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满族女性提供了比较翔实的资料。文学作品是作者民族精神及其审美意识的外化,研究子弟书中的满族女性,除了对当时满族女性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之外,还可以窥见当时满族男性的女性审美观。在子弟书作者眼里,理想的满族女性应该是豪爽多于柔弱:"燕地佳人性子多,一团冷秀隐双蛾
< 1 2 3 ...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