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怒毁万金反抗物化命运——娜斯泰谢与杜十娘形象比较
作者: 彭江浩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物化   娜斯泰谢   杜十娘  
描述: 娜斯泰谢与杜十娘分别为中俄两国作家塑造的被欺凌被侮辱的女性形象。她们天生丽质,才艺超群,向往幸福生活,面对男权社会里的物化命运,怒毁万金,奋起反抗,以生命为代价铸造了女性尊严的丰碑。她们的悲剧是因为
论莫言小说中的性别盲区
作者: 章长城   来源: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男权   物化   理念演绎  
描述: 如果把莫言的小说置放于社会性别的视野中 ,便会发现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生命强力理念演绎下的空洞能指 ,难以摆脱被物化的宿命 ,并贯穿着看与被看这组经典的男权叙事。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女性人物的异化
作者: 刘合利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病态化   《第二十二条军规》   异化  
描述: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主要抨击了官僚资本主义对人的压迫。女性人物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迫,都发生了异化,丧失了自我。她们都不同程度地被"物化"和"病态化"了。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乡村爱情》
作者: 马蓉蓉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男性中心话语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乡村爱情》在国内热播,该剧故事叙事诙谐、人物鲜明,但该剧中也涉及到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性别观念问题。剧中虽然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农村中部分女性的觉醒,但深入审视,她们仍然被男性霸权牢固地束缚住。换言之,女性的觉醒仍然是以男性意识为参照系的。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剧中部分女性人物以及个别情节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发掘该剧反映出的男性霸权对女性的歧视。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的他者形象
作者: 程海萍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物化   从属   女性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要女性人物,向来被评论界认为象征了爵士时代时代不同阶层腐朽的社会风气,导致了天真的盖茨比的悲剧,成就了他的伟大之处。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关注这些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作为他者的形象,她们和其它物质财富一样,成为男性们所追逐的成功事业的一部分或显赫的社会地位的象征物。这些女性备受谴责的自我价值观的沦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特定的时代里女性的生存困境,被客体化了的她们只能从男性主体的视角来衡量自身的存在价值。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情感——物化爱情的悲剧——论《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误区
作者: 伍荣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爱玛   爱情悲剧   《包法利夫人》  
描述: 实质是异化的悲剧,即把爱的实现建立在物欲和情欲的满足之上,结果物化了爱情,也物化了自己,最终变成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她的爱情观及其实践对当代女性同样具有警示意义。
从对抗、依赖到利用的性别修辞——由女性小说的解读透视女性生存
作者: 李雨庭   来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强化   性别利用   自身优势  
描述: 女性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由80年代的强调女性自立、男女平等等造成了新的性别困惑和压迫,到90年代的张扬性别意识、身体写作导致女性的物化,再到90年代末盛行的小女人散文的巧用自身优势去赢得社会认同
从美狄亚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科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地位   美狄亚   价值   女性形象  
描述: 美狄亚人物原型源于古希腊神话 ,是欧里庇得斯在著名悲剧《美狄亚》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以她来关照当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地位的不平等 ,价值的失落和角色的物化
议广告中被物化了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立萍   来源: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男性文化   模式化   物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在现代广告中占有极高的比例,这种现象恰恰表明了社会处于男性文化的象征秩序,以男性话语作为尺度和标准,偏执地体现着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反映出男人对女性形象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状况的某些侧面。
繁华后的凄寂: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月份牌艺术研究
作者: 甄雯   来源: 生活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月份牌女郎   他者   突破   女性主义  
描述: 的切入点。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立场和方法研究月份牌这一特殊时期艺术形式,从对"月份牌女郎"物化的他者遭遇和形象演变的进步性表现两个层面进行重新界定,进而分析月份牌艺术对当代广告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影响,折射出女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境遇及意义。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