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的影视剧本《仰阿莎》
作者: 李芹香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的缺失   女性意识的觉醒   《仰阿莎》   女性主义  
描述: 仰阿莎是学者杨光全根据苗族古代爱情叙事长诗《仰阿莎》改编的同名影视剧本中所塑造的具有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人物,她敢于反叛传统并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她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与月亮私奔。由于她深受父权制
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的影视剧本《仰阿莎》
作者: 李芹香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的缺失   女性意识的觉醒   《仰阿莎》   女性主义  
描述: 仰阿莎是学者杨光全根据苗族古代爱情叙事长诗《仰阿莎》改编的同名影视剧本中所塑造的具有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人物,她敢于反叛传统并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她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与月亮私奔。由于她深受父权制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
作者: 汪晓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威廉·福克纳   女性主义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美国南方作家,一生中创作了众多著作,小说《喧哗与骚动》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女性人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部小说,探讨父权制对女性的摧残与压迫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慰安妇》中的无名女人
作者: 李金实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姓名   文化霸权   殖民主义   女性  
描述: 、被符号化的姓名之殇是父权制、、制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女性"他者化"的隐喻。这些无名女人和失名女人用语言、身体、信仰等途径对姓名的重构,是对被压抑和消音的女性和族裔历史的重构。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作者: 张杰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女性  
描述: 结合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从反父权制方面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了解读,从反人类中心主义方面对其中的主要事件进行重新解读,揭示了小说中流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哈克历险是一次寻找传说中的阿卡狄亚
凤凰的涅槃——《简·爱》中伯莎·梅森形象的再解读
作者: 展萍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毁灭   《简·爱》   疯女人   精神重生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塑造了在父权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努力追求与男性平等,并且自尊,自爱的经典的女家庭教师简·爱的丰满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简·爱所遭受的磨难及她成长的心路历程。自作品问世以来
《飘》中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少伟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飘》   自然   女性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以美国南北战争带给南方的深重灾难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悲剧命运。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飘》的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父权制文化是斯嘉丽和其他数位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何翠薇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主义批评   悲剧   女人   男人  
描述: 莎士比亚的作品所构造的是一个典型的男性中心社会,他的男性身份使他不可避免地误解、歪曲女性人物,与当时父权社会对妇女的态度相一致。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有失真实,要么是脆弱者,要么是淫荡者,要么是雄性化的女人形象。女性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在精神上给予女性以无情的批判。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并受生育的拖累,且大多数人都甘愿附属于男人。莎士比亚一会把女性抬为天使,一会又降为恶魔。戏剧没有对女性完整且正确地描述,有的只是男性的意愿塑造。
“堕落”带来的女性地位的彰显:嫦娥与夏娃的对比分析
作者: 饶巾琦   来源: 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文化   文学地位   嫦娥和夏娃   女性主义  
描述: 嫦娥的神话和《失乐园》中夏娃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叙述模式和文化视角。在文化身份归属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位女性角色有着相同的文化母题,表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本文从这两方面,强调在父权制社会主导下
《李尔王》的男性意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李尔王》的解读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意识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莎士比亚在对剧中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有意消解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形象设置上体现了父权制特征,在对
< 1 2 3 ... 12 13 14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