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强人”称谓欠妥当
作者: 闻文   来源: 新闻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   女人味   女强人   股份有限公司   自立自强   总经理   传统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女强人”称谓欠妥当工人日报5月4日在一篇报道中说:女劳模众口一词,拒绝“女强人”这一称谓。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玉玲认为,社会上普遍认为男性的成功是理所当然,而女性似乎难得有所建树,“女强人”一词,反映了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期望和评价,在一定程序...
女性新闻形象的扭曲与改变
作者: 汪小星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道德   监督机制   媒体管理   社会新闻   隐私权   劳动妇女   名誉权   女性形象  
描述: 社会新闻又被称作“软新闻”。近年来,各个城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某些热播电视连续剧。然而,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和情绪在无形中也被带入社会新闻节目里,反作用于社会心理,妨碍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程。关于这点,在社会新闻对女性题材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面我们以最近开播的江苏卫视的社会新闻栏目——《1860新闻眼》为例,来看看电视社会新闻是怎样反映女性的社会处境和生活面貌的。
电视对女性符号的男权阐释
作者: 郑妍   来源: 视听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男性话语   荧幕形象   女性符号   频道专业化   男权中心   中国妇女   形象塑造   大众传媒   拟态环境  
描述: 《中国妇女》杂志在2001年上半年针对女性,策划、组织了有关女性和大众传媒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您是否认为大众传媒存在对妇女的偏见时”,81.96%的人认为“存在”,认为“不存在”的仅占9.02%,还有7.69%的人表示“没有感觉”。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天的大众传媒仍然是男性话语占据着主流地位,对女性的形象塑造和符号认知也仍然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打上了男性话语的烙印。本文主要对电视上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考察男性话语系统中女性荧幕形象的塑造和诠释。荧幕上的女性形象塑造女性形象是电视荧幕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1—6期(总67—72期)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中国电影   电视媒体   电视电影   传媒   浙江   媒介素养教育   女性形象   理论与实践   人际传播  
描述: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1—6期(总67—72期)总目录
“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
作者: 张京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com   传播   监测报告   议题   舆论导向   数据库   性别平等  
描述: “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
“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
作者: 张京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传播   监测报告   青少年学生   议题   数据库   中年女性   性别  
描述: 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
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
作者: 冯媛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妇女问题   新闻研究   运动员   妇女运动   社会身份   新闻人物   新闻版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新闻媒介怎样反映妇女、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心和评论,并成为一个正在开拓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研究八家全国发行的重要报纸的新闻报道,分析主导报纸中新闻人物/新闻参与者
关于“大众现实”理论的对话
作者: 黎信   约翰·哈特利   来源: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现代性”   政治   大众传播   个人识别   新闻研究   妇女运动   “大众文化”   传统新闻   服务性新闻  
描述: 关于“大众现实”理论的对话
法学大类
作者: 邓景鸿   刘婷娟   姜云成   来源: 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专业前景   法学毕业生   低潮期   女性学   国际关系   专业类   政治学理论   法学类   国际政治  
描述: 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原因,法学就业一直处于低潮期。"耶鲁大学法学毕业生当村官""司法考试七年七考终圆梦""法学毕业生街头卖艺代写诉状""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法学"等新闻报道和评论让法学毕业生久久难以平静。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