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林花谢了春红》的知性立场和人间情怀
作者: 卢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蓼蓝   可能性   女性知识分子   赵玫   专栏作家   文本   婚姻   知性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抒写女性内心关于情欲和婚姻、道德与伦理的迷茫,在难觅踪迹的灵魂漫游中,探讨两性之间生存的诸多可能性,奏响女性的精神悲歌,正是赵玫小说的一贯风格。好比这部小说的题目,作家引用了李后主《相见欢》中的"林花谢了春红",
张爱玲小说与女性问题:教育、事业、爱情与婚姻的挑战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锁》   女性教育   张爱玲小说   文本   女性问题   爱情与婚姻   新女性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史书美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与女性问题:教育、事业、爱情与婚姻的挑战
当代女性文学真的如此“误置”吗?——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作者: 廖冬梅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话语   文本   女性写作   私人生活   女性书写   个人化写作   当代女性文学   女性人物   第二性  
描述: 读了邓晓芒先生1999年3月发表在《开放时代》的《当代女性文学的误置——〈一个人的战争〉和〈私人生活〉评析》受益匪浅。但笔者细读之余,对文中给当代女性文学总的价值定位和论述过程中的几处提法未敢苟同,于是写下了如下的文字,向邓先生讨教。
家国同构:罗网抑或生存空间——本土文本中妇女观的一种解读
作者: 骆晓戈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妇女地位   教育   传统中国文化   社会地位   文本   家庭   妇女观   《列女传》   家国同构  
描述: 家国同构:罗网抑或生存空间——本土文本中妇女观的一种解读
俄罗斯有女性文学吗?:谈谈《第四十一》女性主体话语的建构
作者: 张培勇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第四十一》   《鲁滨逊飘流记》   特卡   俄罗斯   可思议   文本   个性解放   弗洛伊德   女性文学  
描述: 俄罗斯有女性文学吗?──谈谈《第四十一》女性主体话语的建构张培勇女性文学,时下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它是当今社会男女之争在象征秩序中进入权力对话状态的一种话语存在,狭义讲专指女性作者的创作;广义讲包括妇女作家、文学中的妇女和妇女读者经验以及...
非虚构女性写作:一种新的女性叙事范式的生成
作者: 张莉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虚构小说   个人经验   女工   文本   公共领域   集体经验   叙事范式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女性文学  
描述: 我觉得自己要从人群中把这些女工淘出来,把她们变成一个个具体的人,她们是一个个女儿、母亲、妻子……她们的柴米油盐、喜乐哀伤、悲欢离合……她们是独立的个体,她们有着一个个具体名字,来自哪里,做过些什么,从人群中找出她们或自己。——郑小琼《女工记》①或许,我所做的只是一个文学者的纪实,只是替"故乡",替"我故乡的亲人"立一个小传。……对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与张爱玲文本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丽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经验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父权制意识形态   女性主义批评   文本   亚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肖沃尔特认为,现有的文学史是按父权制意识形态编写的,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成了被压抑的声音。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谈到:在更大的社会框架范围内,妇女自身构成了一种亚文化,这种亚文化由影响每一位妇女的价值观念、规则、体验和行为而统一起来。
论铁凝“三垛”对女性生命的完整呈现
作者: 周梦焱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棉花   女性意识   生命本真   生命历程   文本   三垛   三个层面   女性生存   铁凝   小说  
描述: 铁凝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三垛系列小说(《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被称为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品。作家借助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部小说,既在纵向的角度展示了女性的生命历程,又从横向的角度展示了女性生命的不同层次,从而完整地展示了女性的生命本真状态。
超性别写作:主动承担与文本实践
作者: 夏海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性别写作   女性世界   陈染   《与往事干杯》   文本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超性别写作:主动承担与文本实践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21世纪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女权主义   文本   文学特征   女性问题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 相对于“女权主义”,我提出“后女权主义”,尽管说“后”这一前缀已经令人深恶痛绝,但缺乏这一前缀我们还难以对大量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纳或命名。在进入21世纪之际,性、性别、女性,这些有区别但也有更多联系的语汇走进大部分作家的叙述视野,这其中,作为对既往性别文化的一种历史性反思同时又是世界性思潮对中国影响的结果,“女权主义”的声音似乎格外响亮。但是消费时代的女性问题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运用哪些途径和手段加以表现的?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文学中的社会性别想象为什么会在当下被如此“叙述”?可以说任何时期对性别问题的透视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