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堕落与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介新娘”
作者: 王志耕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堕落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介新娘  
描述: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原型形象中 ,女性人物是深具文化意蕴的一类。依照弗莱的理论 ,她们可归入“中介新娘”原型。中介新娘是堕落的 ,但并不邪恶 ,她们“爱多”的品质成为拯救———自我救赎和拯救他人———的条件
超越世俗的爱恋——论徐小斌《天鹅》的爱情书写
作者: 吴彦杰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叙事   爱情   超凡脱俗  
描述: 在女性文学中,爱情书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徐小斌的《天鹅》既是一部释爱之书,又是一部通达心灵的灵魂之作。徐小斌的《天鹅》构建了理性主义爱情,展示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爱恋,并且在爱情中实现了女性的自我救赎,《天鹅》演绎了一段神性的爱恋。
女性、自然与救赎:英国早期女性自传小说对人类救赎主题的关照
作者: 张宝国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常常把女性与自然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均能“孕育生命”、为人类生存“提供或准备必需的物质资料”、并且二者都在遭受来自男权体制的“压迫和征服”( Mackinnon 43).19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代替了与自然关系密不可分的农耕文明,进而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遭受重创,人的精神与心灵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与危机之中,整个人类需要集体“拯救”.而这一主题在19世纪英国早期女性文学中均有体现.文章拟就两部英国早期经典女性自传小说:《简·爱》和《弗洛斯河上
凝视崇高 救赎当下
作者: 张厚萍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救赎   毕淑敏小说   崇高  
描述: ”和“解构”的时代,凝视崇高,以笔为旗,坚守文学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军神的礼赞、对生命文化的吟咏,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冷静处方,救赎当下,最终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美好
中西文化与程抱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帅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玉梅     兰英   女性形象  
描述: ,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程抱一的笔下,女性承担着对男性的拯救之责,使得与之恋情升华为永恒之爱。女性在小说中象征着生命之源,程抱一赋予女性角色如此深厚含义的背后是其对中西文化的熟知与融合,也是他在东西方之间为自身和同期知识分子的流浪之路寻求的救赎之道。
对日剧《mother》《woman》中女性形象群的解读
作者: 潘茜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救赎   自我价值   自我认识   话语权  
描述: 随着日本社会民主改革的进程和两性经济地位的变化,日本女性不在顺从于社会对贤妻良母的要求,奉献自我。她们在投身职场取得了在经济上的独立的同时,也获得了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话语权。她们放弃了心中的执念,敞开心怀、正视自身的问题,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通过对自我主体价值的不断自审来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对日剧《mother》《woman》中女性形象群的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救赎   自我价值   自我认识   话语权  
描述: 对日剧《mother》《woman》中女性形象群的解读
女性的原罪与救赎——张资平笔下的女性形象背后的基督教思想
作者: 李博儒   来源: 赤子(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罪恶   张资平   基督教   女性  
描述: “自然主义”与基督教思想为张资平小说的重大特点,而实际两者也存在着一些联系。我们从张资平笔下的女性行为、心理进行探索,是从另一角度理解张资平作品的基督教思想。
严歌苓《白蛇》对女性的独特书写
作者: 杨柳依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白蛇》   同性恋   女性形象   复调  
描述: 严歌苓的中篇小说《白蛇》以复调式的笔法,通过对传统男性拯救女性模式的反叛和对女同性恋的大胆、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孙丽坤、徐群珊两位女性在文革时期的中国的生存发展状态,用丰满、完整、个性化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对中国以往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反叛。在人物关系层面,小说用大量情节呈现了女同性恋的生活细节,是同性恋题材的一大进步。
罪与赎:现代女性心理的坍塌与重建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负罪   人格   女性   心理  
描述: 负罪与救赎作为人类研究的重要母题,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西方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们生来就有罪,并且活着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在洗刷自己的罪过,以重新获得上帝的垂爱。而本文所研究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