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情感体验】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探讨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现代女郎的生存背景:都市上海
-
作者:
李博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都市文明
摩登
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具有其独特的性格品质。承载着这些摩登女郎的上海,也在演绎着一种突如其来的现代性,都市文明给处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都市人带来一种矛盾的情感体验。本论文从新感觉派作家小说中的现代女郎入手,探讨当时的上海及上海市民是怎样的一种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讨论这些摩登女郎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当时社会现状,即产生和滋养了新感觉派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都市文明
-
念你如昔——关锦鹏电影的“香港意识”
-
作者:
吕晓懿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性观念
“香港意识”
关锦鹏
人物塑造
电影导演
-
描述:
香港导演关锦鹏善于描写女性的内心及情感世界,被人称为“女性电影导演”。他的《女人心》、《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红玫瑰和白玫瑰》等影片,对女性的描摹细致入微,刻画了一系列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或妩媚动人,或纯真烂漫,或敢拼敢闯,各有风姿。但都敢爱敢恨,满怀真情。其后期的作品改弦更张,剧情片《愈快乐愈堕落》、《有时跳舞》、《蓝宇》等都大胆触及同志情怀,坦然直面边缘情感。纪录片《念你如昔》
-
《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意象分析
-
作者:
孙玉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外部世界
思妇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女性心理
精神支柱
中国古典诗歌
女性形象
文人五言诗
-
描述:
<古诗十九首>是继<诗经><楚辞>汉乐府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又一座高峰,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在东汉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文人们的精神支柱摇摇欲坠,面对生命观、价值观的极大迷茫和困惑,他们于是用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消解生命的脆弱和命途的多舛带来的痛苦.
-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
-
作者:
高毅清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情感体验
女性艺术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自述性
创作观念
绘画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
描述: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高毅清女性绘画在我国的美术发展中具有艺术语言不断成熟,艺术思维走向深化,艺术观念丰富多元的创作特征。任何地区的美术创作,女性画家都是一支由弱到强、不可忽视且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力量。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柔韧和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对生活的细...
-
纤纤情怀 温柔天地──写在《半边天》100天
-
作者:
郑蔚
石水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个性化
电视纪录片
创作者
情感化
艺术创作
包子铺
女性形象
动情点
下岗女工
-
描述:
纤纤情怀 温柔天地──写在《半边天》100天
-
孤独之思与广博之爱——读张烨《生命路上的歌》
-
作者:
孙祖娟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人类之爱
最高境界
思想的一贯性
女诗人
真正的爱情
女性命运
人文情怀
创作理念
女性文学
-
描述:
孤独之思与广博之爱——读张烨《生命路上的歌》
-
女性视野中的情感世界──《百合花》的重新解读
-
作者:
孙德喜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女性作家
《百合花》
情感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的生命体验
母亲角色
通讯员
新媳妇
女性视野
-
描述:
女性视野中的情感世界──《百合花》的重新解读孙德喜就概念而言.“女子文学”、“女性文学”和“女权文学”似乎无甚区别,但细加考察.之间的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看来.“女子文学”就是指作品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不带任何其它意义;“女性文学”则是指以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