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读徐小斌长篇小说《雨蛇》
作者: 刘红霞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篇小说   雨蛇   徐小斌  
描述: 徐小斌是一位有着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羽蛇》就是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代表作。作品深切地关注着女性命运,关注着女性自身的发展,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徐小斌对女性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当女性开始真正审视自己的时候,这其中也体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划破黑夜的明珠——对《德龄公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瑞男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女性   徐小斌  
描述: 徐小斌的长篇小说《德龄公主》发现了被压抑在历史黑暗隧洞中的女性人物,通过女性主体的言说展现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萌动之初时女性的生存真相并对历史与女性命运做出深刻的思考。文本中表现出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并将其注入人物身体,让人物在历史中说话。小说无论思想还是艺术都反映出女性新历史小说的成熟状态。
妖化与神化的结合:徐小斌作品女性人物形象探讨
作者: 窦彩娟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迷幻   神化   妖化   人物形象   徐小斌   女性  
描述: 徐小斌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在她的中短篇小说中,我们总能感到很浓厚的迷幻色彩。徐小斌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可分为妖化、神化、妖化与神化相结合这三类,通过这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探讨,展示了徐小斌作品浓郁迷幻的特色。
性别视阈与“女妖”母题的现代性叙述
作者: 袁文丽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事新编   男性作家   现代作家   母题   李碧华   女妖   现代性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徐小斌  
描述: 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女妖"母题叙事于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沉潜了下来,以大致三种形态若隐若现地"浮出历史地表":一,以古典志怪的笔法进行虚构和书写的魔幻小说或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对古典志怪题材进行重新的演绎
“自我”的回归之旅——《双鱼星座》的心理学解读
作者: 袁田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卜零   梦境   镜像   空间   《双鱼星座》   精神分析   女性文学   徐小斌  
描述: 《双鱼星座》是徐小斌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对主人公"卜零"的塑造具有心理深度,通过聚焦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卜零对镜像、梦境、空间的心理体验。文章主要从精神分析入手,呈现这一女性形象从"自我迷失"到"回归自我"的精神历程。
“自我”的回归之旅
作者: 袁田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卜零   梦境   镜像   空间   《双鱼星座》   精神分析   女性文学   徐小斌  
描述: 《双鱼星座》是徐小斌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对主人公“卜零”的塑造具有心理深度,通过聚焦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卜零对镜像、梦境、空间的心理体验。文章主要从精神分析入手,呈现这一女性形象从“自我迷失”到“回归自我”的精神历程。
女性意识的重建与自审——浅析徐小斌的《羽蛇》
作者: 张旭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人性   女性意识   自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徐小斌   重建   心理痼疾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在徐小斌营造的《羽蛇》世界中,女性形象占据了主要篇幅,她描绘了一个家族五代女人曲折跌宕的命运故事,五代女人的命运符码记载在血液
超越性别读《羽蛇》
作者: 潘凯雄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女关系   超越性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控制”   信息密度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徐小斌  
描述: 超越性别读《羽蛇》
徐小斌:遇难航程中的自我赎救
作者: 黎慧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女性生存困境   航程   高保真   双鱼星座   现代技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精神病患者   徐小斌  
描述: 徐小斌:遇难航程中的自我赎救
“女性文学”:繁荣背后的危机
作者: 刘卫东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身体写作   卫慧   男人和女人   陈染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棉棉   铁凝   徐小斌  
描述: 文学”的巨大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空间,但是,“盛世”之下,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如果能够得到较好解决,相信“女性文学”可以进入新阶段,否则,可能因无路可走而偃旗息鼓。1、“女性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女性文学”为什么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