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读《女性权力的崛起》
作者: 金蓓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性别问题   传统中国文化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后现代   中西方文化   女性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我读《女性权力的崛起》
荷兰妇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作者: 刘霓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关系   性别歧视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荷兰   妇女研究   社会化理论  
描述: 荷兰妇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刘霓在荷兰,妇女研究是一个处于蓬勃发展中的学术领域。1976年格罗宁根大学为妇女研究设置了第一个正式的教授职位,这标志着妇女研究进入学术界的开始。80年代初期,全国的妇女研究会议已吸引了将近4000名参加者,到1993年,有约...
妇女在世界上的地位
作者: 王志民   来源: 国际新闻界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基斯坦   牺牲品   工业化国家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人工流产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第三世界妇女  
描述: ——在世界很多地区,政治、经济的进步反而使妇女状况退步了
近期国际妇女会议综述
作者: 晓新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地位委员会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   会议综述   国际妇女年   非政府组织   妇女发展  
描述: 近期国际妇女会议综述晓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联合国宪章》的序言中就已阐明:“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1990年5月,联合国经社现事会通过决议,建议于1995...
女性主义的历史及其流派
作者: 李银河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资产阶级   女权主义   家务劳动社会化   就业权   后现代主义理论   东方国家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反本质主义   妇女研究  
描述: 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期达到高潮。这次妇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就业权和受教育的权利。这次妇女运动的主力虽然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白人妇女,但她们的目标和运动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这个阶层和人群。运动为广大妇女群众争得了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权利和机会,造福于全体妇女。
从解构到建构:论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渊源
作者: 陈龙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理论   理论渊源   解构主义   法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弗洛伊德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60年代末欧美兴起的新女性主义话语的一部分,是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劲旅。因此,它既属于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m一译女权主义,随着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神学及其影响
作者: 段琦   来源: 世界宗教资料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基督教神学   女权主义   解放神学   70年代  
描述: 女权主义神学(简称女权神学)是以犹太一基督教神学为基础的、反对性别歧视、主张男女平等的一种妇女解放神学。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长期以来美国妇女运动的产物。
女权主义的电影理论
作者: 关山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吸引力   无产阶级   社会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工具主义   不可分   电影理论   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  
描述: G·科赫在《女权主义的电影理论》一文中写道:二十世纪的每一社会运动——俄国革命、二十年代的无产阶级大众运动、大学生运动和新妇女运动都对电影这一大众媒介很感兴趣。二十年代,有人说看电影的人是“不读
中国有女性艺术生存的土壤吗?
作者: 周小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中国传统绘画   妇女运动   现代艺术   女权主义   女性艺术   女性主义   男性   “女性艺术”   中国女性  
描述: 在中国这样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农耕国家,似乎一切都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习惯。人们习惯于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教训,习惯于“日出而作,门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在艺术上也习惯于守着祖宗留下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笔墨程式。对中国而言工业化进程姗姗来迟,现代艺术的发展步履蹒跚,中国的女性艺术同样逃脱不了相似的规律。 国际妇女运动始于五十年代末的美国,特别是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性》一书在法国出版,成为“女性艺术”的宣告书。随着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妇女运动和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所进行的“女权运动”
作者: 陈一筠   来源: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苏联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   男女不平等   西方国家   妇女解放思潮   妇女组织   妇女权利   社会问题  
描述: 近年来,由于苏联社会问题的发展和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在苏联出现了“女权主义”的呼声。针对苏联社会中事实上存在着的男女不平等状况,知识界某些妇女企图掀起一个“女权运动”。她们组织集会,出版刊物
< 1 2 3 ... 41 42 43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