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喜盈门》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马修伦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层结构   女性身份   叙事动力   故事节奏  
描述: 经典影片《喜盈门》从表层看带有浓厚的女性叙事色彩,女性人物在叙事系统内的身份体现了其中心位置;故事的叙事动力主要依赖女性人物的行为,她们承担了故事的叙事功能;故事的发展节奏、叙事的主动权也掌握在女性的手中,整个故事的叙述时间和叙述空间都被女性占领。单纯从故事的表层人物身份和影片的叙事动力来看,《喜盈门》故事建构的是一个女性斗争、和解、并展现代际嬗变的文本,它体现的是在新时期女性地位的重量和意义指代的翻新。
疯癫,反抗的疯癫——解码吉尔曼和普拉斯的疯癫叙事者形象
作者: 刘风山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疯癫   女性身份   父权文化  
描述: 夏洛特·吉尔曼的《黄墙纸》和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罩》是两部备受女性主义批评关注的作品。两部小说都采用疯癫叙事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吉尔曼和普拉斯借助两位女性人物的疯癫及其作为叙事者的叙事行为揭示了现当代美国女性就父权文化对女性身份的定义、父权文化中男性思维与话语模式对女性思维与话语的统治,以及父权社会对女性文学创作的压制所做的反抗。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概览
作者: 韩林耕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身份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建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透过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看女性身份书写
作者: 王璐   陈国新   刘金忠   来源: 价值工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新身份观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开辟出了自己的新领域。华裔女性作家在自身族裔文化传统与西方经典文学传统结合的特定的历史境遇中,从华裔女性的切身体验出发而创作的富有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女性书写的文学体系。丰富了我们对女性身份的认知,并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琪 客 文 学 特性 浅 谈
作者: 曹小琳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琪客文学   女性身份   文学特征  
描述: 琪客文学是近二十年在英美文学界新兴的女性文学流派,此类文学作品作者及读者均为女性,是一种以婚恋、消费主义与女性成长为主题的女性文学类型。本文主要针对琪客文学的三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前景。
琪客文学特性与研究综述
作者: 卢迎如   来源: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琪客文学   女性身份   母题   消费主义  
描述: “琪客文学”是一种以婚恋、消费主义与女性成长为三大母题的女性文学类型。围绕这些母题,国外已有一定研究成果。然而,学界对琪客文学作为女性书写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导致了其研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对琪客文学的发展历程、特点、母题以及相关研究的梳理将有益于促进学界对该文类特征、学术价值及研究视角的进一步认识。
从《猫眼》探究阿特伍德女性主义倾向
作者: 纪颖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阿特伍德   女性主义   猫眼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上为数不多的享有国际盛名的女诗人、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不仅表现出女性的细腻,而且还显示了对人类深刻的洞察力,意境开阔而又睿智,从中描绘出一幅幅人类存在环境的图画.<猫眼>就像一幅世俗画,以油画棒那样浓重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也像心路历程的写照,记录了主人公在心海世界航行的轨迹.小说语言精致,先锋而细腻,是典型的女性文学和叙事风格.
1990年代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身份建构与视觉表述
作者: 刘永亮   王力平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身份   当代艺术   1990年代   视觉表述  
描述: 1990年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开放,女性形象从身体、行为、气质、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改变。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女性作为构建时代文化的符号出现在新生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作为男性的他者以结构、挪用、戏仿、拼贴等全新的叙事策略描绘了当代大众消费时代的文化图景;作为女性自身在女性艺术家作品中出现了女性自我形象的重构和多元叙事表达的图像。
莎菲之“死”——以悲剧理论解读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 吴慧理   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丁玲   时代氛围   悲剧   《莎菲女士的日记》  
描述: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真的爱情”和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这本是令人振奋的。然而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环境下,莎菲却“死”了,即在充斥着物欲的资本主义都市商品市场下走入精神的绝境,这一悲剧与当时时代低气压下让人窒息的社会氛围有关,更是作为女性的亘古的忧伤。
女性身体的异化:定性分析广告如何生产女性“它者”身份
作者: 丁少彦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生产   产品   女性身份   消费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根据鲍德里亚消费与象征性生产的理论,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美国杂志广告中的广告产品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揭示了消费过程中广告通过将女性身体与特定的产品联系起来的手段,生产女性"它者"身份意义。同时本文进一步运用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巴特勒的有关社会文化构建性别的理论,批评广告依据既定的社会关系和运用符号逻辑生产作为"它者"的女性身份意义,以维护并延续男权中心的社会关系。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