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美】搜索到相关结果 173 条
-
浅谈川端康成笔下女性人物的美学特质
-
作者:
陈静
许瑞芳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
自然
心灵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擅长描写女性,也喜欢表现女性。他的作品注重刻画女性的人格与心灵之美。同时,他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继承了古代人与自然合一的文学传统,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之美,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之美。女性美与心灵美、自然美相融合,形成川端笔下独特的女性美的特质。
-
女性美在何家英作品中的独特表现
-
作者:
张梅
来源: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家英作品
女性美
女性人物画
意境
意象
-
描述:
何家英所塑造的女性人物纯净中透着雅致,自然中透着灵动,独具诗情画意,这样的女性人物是唯美的、健康的,代表着新时代的女性美。何家英的人物画,从表层的意象,到深层的审美追求,再到创作背景的深入挖掘,都对女性美进行了深层涵义的表达。
-
海伦与潘金莲的红颜命运:兼论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角色的政治身份
-
作者:
谢雪梅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海伦
偶像
物品
潘金莲
-
描述:
海伦与潘金莲是中西方文学中的红颜角色。海伦象征的女性美成为永恒的偶像,表征着古希腊民主政治传统的美学逻辑。潘金莲象征的女性美成为消费的物品,表征着古代中国集权政治传统的美学效应。这样的对比可以引申
-
论《纹身》之“反俗”女性观
-
作者:
付高
邹菊云
来源:
教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男弱
女性观
“反俗”
《纹身》
女强
-
描述:
《纹身》是日本唯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处女作,1910年11月发表于第二次《新思潮》。迄今无论日本还是我国,对《纹身》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一般认为其女主人公是“妖妇”“恶妇”的化身,而且先行研究多侧重对作品的解读。本文通过重新解读《纹身》,联系谷崎的个人经历,并结合当时日本社会的传统女性观,揭示了作品体现的“反俗”女性观:女美则强;女强男弱,并反映出作者对女性的期待:女性应克服一切(包括人类的本能),勇于追求美,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
浓妆淡抹总相宜:略谈昆剧女性人物塑造中化妆和贴片子的作用
-
作者:
顾玲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舞台呈现
贴片
化妆
人物塑造
昆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昆曲中的女性美化彩妆,几百年来虽是施粉墨和胭脂达到美化效果,但从清末至今经艺人不断地变化发展已大大的美化、美艳了,浓妆淡抹总相宜,特别是女性形象的舞台呈现,更是美不胜收了。那如何使各种古代女
-
《诗经》中女性美的表现
-
作者:
罗高兴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诗歌
源头
《诗经》
女性主义
古典诗词
-
描述:
1《诗经》——女性美的源头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主义长河中,《诗经》无疑是水之源头,在305篇诗歌中,涉及女性的占1/3以上,它第一次广泛描述了与女性有关的内容,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周代女性生活的面面观。
-
论美文与美文式小说
-
作者:
阎奇男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自然的人化
美文
自然美
美文式小说
情爱美
人物形象美
-
描述:
对梁启超、王富仁的美文编著的研究分析得出什么是美文的结论。即:一、人的形象关。特别是女性形象美、男女情爱美。二、自然之美。而思想感情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都是在二者基础上人化的结果,也就是文化的结果。美文指诗和散文。但周作人曾说“美文也是小说”。而王统照、冯文炳、沈从文的一些小说都具有以上美文的特点,所以可看作是美文式小说。
-
托尔斯泰的女性美探析
-
作者:
赵惠霞
来源: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天性
内在美
热情
伦理
生命力
-
描述: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之林中耀眼夺目,但她们并不是以世俗眼中的容貌取胜,而是以外表与内心,热情与道德,个人与家庭、社会的统一令人瞩目。
-
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
作者:
李美萍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藏族文学
男性作家
女性美
女性作家
宗教信仰
女性形象塑造
西藏文学
男性视角
小说
-
描述:
20世纪50—70年代,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称为"失声的群体",女性形象是男性视角下的想象体,80年代后,藏族文学涌现出两条线索,第一条依然是男性凭借巨大的文化资源实施的女性形象的建构,不同的是男性作家专注于在宗教、宗族等层面上把女性形象塑造为神话美的象征。直到第一代藏族女作家的崛起后,女性形象才真正回归身体原型,从精神的漂泊、不食人间烟火回归到现实层面。
-
试论达·芬奇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爱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女性美
米开朗基罗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时期
画面
作品
女性形象
肖像画
中世纪
-
描述:
一、引言提到《蒙娜丽莎》,相信即使是对西方油画一知半解甚至不甚了了的人,也耳熟能详。这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塑造了一位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的女性形象。也许连达·芬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幅小型油画作品竟创下了西方油画历史的记录。作为一幅普通的人物半身像,单从尺寸和形式来看,《蒙娜丽莎》都不足以和达·芬奇其他的作品相媲美,甚至和同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巨幅油画相比较,它都显得捉襟见肘、尺幅单薄,然而画面中究竟蕴藏了什么力量,让人们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呢?大抵是画面中那独特的女性形象吸引了后世的人们。
<
1
2
3
...
7
8
9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