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女性神话到生命个体:施济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析论
作者: 姜瑀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施济美   女性形象  
描述: 施济美的文学创作生涯呈现了一个明显的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逐渐丰满,女性世界逐渐拓展,她和她的人物一起从女性神话蜕变为真实的自主的独一无二的女人。在她1947年以前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神秘气质和牺牲精神使得她们成为女性神话塑造的玩偶,不具有生命活力,也缺少辨识度。1947年以后的作品则呈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她们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迷宫的思考与感受
妥协与牺牲:男性作家的女性想象:解读张恨水《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常丽娟   来源: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他者   女性气质  
描述: 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从其不同的命运发展历程透视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点,即:作者是站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来看待女性,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塑造女性,男性作家张恨水的女性观受到了男权文化的影响和束缚。
虚构的神话―略论许地山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不足
作者: 罗燕   来源: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佛性   女性形象   许地山  
描述: 许地山小说描写了众多女子的坎坷命运,因作者并不把她们的品质具体化为可供观照的感性情节,并没在矛盾冲突中展示她们内心的纷争,而使女性形象缺乏活泼的生命情致。原因有二:一、许地山的宗教观制约着他对人性丰富性的表达,他把人性等同于佛性,这就使得他创造的女性形象缺乏人性深度;二、女性在他的男性视角打量下,已成为他表达自我观念的象征符号,不可能具有真实的生命力度。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陈娴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奴性心理   第二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析与分类,揭示了张爱玲对女性神话的解构,以及女性在心狱中的非人性、非女性的奴性生活。
尤金·奥尼尔早期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沈建青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奥尼尔   早期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以奥尼尔早期作品为议题,探讨作者早期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问题和局限——早期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大都呈类型化、符号化和边缘化趋势,她们在剧中不是缺场就是陪衬,不是“害人精”就是“可怜虫”,而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大都单一刻板,缺乏真实性,即使是作家肯定的“牺牲型”女性形象也不例外,反映出作者狭隘的男权观念和视角。不过,把他早期作品放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可以看到一个弥漫性别偏见的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和渗透是难以避免的。
女性悲剧与男性梦想——论曹禺前期剧作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媛   来源: 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男性梦想   悲剧   曹禺  
描述: 曹禺同情女性、赞美女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他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是站在男性立场上进行的,女性悲剧被渲染成了男性梦想的神话,展示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坦露的是男性自我关照的心路历程。
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消解女性的理想形态——对张爱玲几部中篇的一种解读
作者: 张莉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神话   生存手段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的创作始终持一种反浪漫主义的姿态,总对人生飞扬的一面进行拆解,露出其千疮百孔的真相,让人一眼看透。她的世俗情趣使她从容地将女人的故事从天上拉回人间,从任何人都脱身不了的日常生活入手,去呈现人尤其是女人的存在困境。张爱玲冷静而真实地走进女人生命深处,成为"五四"女性神话的颠覆者和解构者。
女性神话与性别意识
作者: 黄晓娟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妇女解放   文化与心理结构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神话是童年时代的人类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的承传中 ,神话的幻影中吞没了女性作为独立人的本质 ,也是对女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压抑。丢弃神话 ,确立女性文化意识 ,是中国女性文学为寻找女性真实身份而奋斗的真实历程 ,也是最内在的妇女解放的标志之一。
《海伦在埃及》中的叙述策略与历史反思
作者: 顾晓辉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H.D.   历史反思   叙事策略   女性神话   《海伦在埃及》  
描述: H.D.是现代主义史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她最宏大最成熟的长诗《海伦在埃及》以交错时空的方式阐述了诗人对文化、历史与现实的修正性认知。其中的种种叙述策略颠覆了男性为主的史诗传统,否定了父权社会"绝对的、单一的权威以及权力中心"的存在,让受压抑的女性声音得到释放,重塑了神话和神话中的女性形象。与此同时,诗人挖掘出过去与现在事件的关联及其重要性,展示了女性视点观照下的对历史与战争的反思,并重新思考了人类文明以及女性在其中的位置。
对女性神话的疏离——论老舍创作的女性观
作者: 程秋莹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观   老舍   女性形象   个体意识  
描述: 老舍在其一系列表现女性形象的作品中,善于从文化伦理的角度分析展示女性的命运,并在其作品中对传统伦理社会虚妄的女性形象大胆提出质疑,使其小说在描写表现女性形象时,渐渐疏离女性神话而坚持女性个体意识,表现出独有的女性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