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解放语境下的改霞:重读柳青《创业史》
作者: 张志慧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改霞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改霞是《创业史》中一个鲜明而独特的女性形象,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女性解放的相似点和延续性。无论对爱情、对事业,改霞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这个形象进行文学上的解析,并且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诠释《创业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香菱:终不觉醒的悲剧女性
作者: 米鹏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悲剧   香菱   女性文学  
描述: 《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女性形象,上至于皇妃贵妇,下至于丫鬟村妇,其间命运起伏跌宕、变化之巨者,莫过于香菱。而作为悲剧命运主人公的香菱,却是一个未曾有过觉醒意识、反抗意识的女性。她的一生苦难多多,却都是在逆来顺受,鲜见有其内心深处真实的剖白。因此,分析她身上相对集中的女性悲剧,无疑更加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更加能反映红楼梦中对女性悲剧特质。
《诗经.郑风》中的女性文学及其他
作者: 孙旭东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地域   女性文学   郑风  
描述: 文章在众多《诗经》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女性文学的角度审视《郑风》中有关女性的情诗内容,探讨其中的女性形象、情感、意识、生活等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风貌。
俄罗斯女性文学的典范
作者: 张焰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长的生命》   乌利茨卡娅   女性文学  
描述: 女作家乌利茨卡娅是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她在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俄罗斯妇女在历史长河中的坎坷命运。
从西方女性文学看女权主义法律观的变迁
作者: 桂萍   殷相印   来源: 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法律观   女性文学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生动地再现了西方各个时期特定时代的典型女性形象,并以其独特的文艺品质和蕴涵其中的法律文化精神和伦理价值指向,为西方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演绎提供了最好的伦理阐述。基于女权主义文学与法律、伦理之间内在演绎关系,以法伦理学的视角,对女权主义法律观的演变,作文学的诠释,这会有帮于人们对西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法理上的解析和说明,也将有助于我们用文学的、感性的形象思维来丰富对抽象的一般性法律问题的理解。
消解男性神话,建立女性文学的王国
作者: 谢长菊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观念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男性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抢先的话语权,而女性被推置边缘,成为了被动接受者。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剖析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消解男性话语权,得出结论:女性只有认清并摆脱传统男性文学对女性的束缚,才能谱写新的女性话语并建立女性文学的王国。
浅谈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中妥协性的一面
作者: 吕胜男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妥协性   女性文学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女性文学迅速崛起的时期,被称为女性小说家的时代。涌现出像盖斯凯尔夫人、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一批杰出的女作家,她们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有别与"家庭天使"的新女性形象。历来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这个时期女性作品中觉醒的意识。但细读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文学,从小说的结局,主题,批判角度看,我们依旧感觉到女作家所表现出的一种无力感,面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下面我们从女性的社会地位、自身先天性性别弱点、以及社会宗教道德规范三方面浅谈一下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妥协性一面。
丁玲笔下的“莎菲型”女性形象
作者: 徐芸华   来源: 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型”   新发展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是在现代第一代女作家创作进入沉闷期时出现于文坛的新秀。她对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塑造了“莎菲型”女性的系列形象。其创作显示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新发展 ,在现代中国女性文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命运的悲歌:曹禺笔下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作者: 王华玲   来源: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悲剧   悲剧命运   曹禺   女性文学  
描述: 曹禺对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欣赏,本文通过他笔下的主要女性人物,以女性文学批评为视点,从时代精神,曹禺早期的生活情感体验入手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孙立新   来源: 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形象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亲情关系。第一阶段 ,是封建桎梏下的觉醒阶段。对爱情、自由的向往 ,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旧时代的印记使她们无法真正求得自身解放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解放问题。第二阶段 ,是不幸命运的抗争阶段。她们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但她们把对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内容 ,一旦失去了它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这就注定她们的叛逆必然陷入失败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第三阶段是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阶段。这类
< 1 2 3 ... 8 9 10 ... 239 240 24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