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5 条
-
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琦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文学
-
描述:
张洁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她的一系列女性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批事业独立、追求真爱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关注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在事业、家庭中的境遇,向男权主义社会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凸显了崛起的女性意识。
-
中国女性写作的上路
-
作者:
刘雄平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上路
-
描述:
中国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由来已久,不过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女性写作应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不仅女性写作的队伍庞大,而且女性作家及作品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鲜明,犹为重要的是女性写作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已初显实绩。
-
乔治·爱略特作品中的女性文化
-
作者:
郭孟媛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文学
乔治·爱略特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女性文学群体崛起的时期。乔治·爱略特正是这些女作家中大放异彩中的一名。女性作家们默默的在男权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抒发着独特的女生的声音话语,她们在创作中面临着多重困难,她们仍以各种方式述说着女子的不幸遭遇,对男权文化进行抨击。
-
张爱玲和琼瑶的作品对女大学生爱情婚姻观的影响
-
作者:
郎娟娟
来源:
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婚姻观
女性文学
女大学生
-
描述:
张爱玲和琼瑶是女性文学大军中受人关注的两位人士.这两位作家用她们的作品,从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恋爱婚姻的见解.本文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谈谈两位作家作品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婚姻观念的影响.
-
世俗化时代的身份变异——当代女性文学中母亲形象的一种写作方式
-
作者:
李秀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身份变异
世俗化时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1990年代以来的世俗化潮流极大影响了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当代文学写作。女性文学写作对女性重要角色——母亲身份的质疑与反思,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彰显出女性写作的独特意义。对母亲欲望化情感的书写和母女情感的去魅是女性文学写作的两种重要叙事策略,由此实现了母亲形象的世俗化还原,动摇、冲击着男权话语的权力结构。
-
女性命运的自我追问:当代女性长篇小说命运主题研究
-
作者:
樊星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权主义文学的浪潮高涨一时。许多青年女作家学习西方女权主义作家的榜样,勇敢地袒露自己的心曲和欲望,身体写作的主张不胫而走,一时成为文坛上最惹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对此,评论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已经蔚为大观了。但这样一来,问题的另一面也就常常被忽略: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的道路上还存在有怎样的心理误区?在美好理想的另一面有没有可怕的道德深渊?此外,在中国政治文化的背景下,女性的情感、女性的生活方式又具有怎样特别的社会意义?在身体写作之外那些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又达到了怎样的文学与人生的境
-
喧嚣与骚动的女性文学能走多远——对当下女性写作的再思考
-
作者:
朱唐林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权主义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消费文化的一个明显征候。这种现象与西方女权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时的消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它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内涵,对其作出客观的和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女性文学走出目前面临的尴尬与困境的关键所在。
-
浅论袁枚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阳泳红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袁枚
女性文学
-
描述:
袁枚,思想上的先行者,勇于抨击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极力反对把贞操当做衡量女子贞洁的唯一标准;对历史上的红颜祸水论加以诘难,并对这些红颜女子表达了自己不同于世人的关怀之情;同时,他还鼓励女性从事文学活动,大量采录女子诗作,对女性文学加以扶持和呵护,充分体现了袁枚思想中的女性意识。
-
多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生态追思
-
作者:
陆卓宁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追思
女性文学
多重语语霸权
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
-
描述:
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女性创作在一段“仓促”的时间里,在一个逼仄的小岛内这番“异军突起”,实在可视为奇谲。而长时间却难以获得命名,显而易见的,其间隐藏着多重话语霸权的捧挤和“压制”。根本上说,女性主体对于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及其男权话语“结盟”,并衍化为无所不在的“权力”“压迫”的质疑,正未有穷期;同样,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远不是男性主导的文学史的陪衬,而在事实上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风,并如何继续引领新的创作向度,也正未有穷期。
-
女性书写的时代意义
-
作者:
赵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意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新出路
-
描述:
女性文学伴随着女权意识的解放而如火如荼的发展。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文字形态出现,吸引了广大的读者,"身体写作"、"性"成为她们创作的代名词。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思女性文学到底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学态势?女性文学到底能写出什么?本文将从书写内容、书写特点等方面分析阐释女性文学的发轫、发展,深入探讨女性文学今后的新出路及其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