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苦难叙事下的女性魅力--严歌苓作品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任凯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苦难叙事
女性地位
女性魅力
-
描述:
旅美作家严歌苓以女性高度的敏感和自身的现实体验,书写女性的生存状态,用深邃的小说文本揭开了笼罩在生活上的面纱,让我们得以窥见女性千百年来的弱势地位,发现女性的魅力所在,展示出了东方女性的本真状态。
-
女性文学视角下的网络言情小说
-
作者:
杨婧
来源:
网友世界·云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网络言情小说
女性读者
女性人物
-
描述:
网络言情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独立分支,在近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但对于它的评论始终都是褒贬不一的。网络言情小说作为我们21世纪以来的一种女性文学,一个主要由女性作者创作并由女性读者组成的一种文学形态,对女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很多评论家的关注,很多女性文学的评论家都尝试着去分析它。因而,本文将通过女性作者、女性读者和女性人物这三方面的角度来浅析一下当下在青年人中最受欢迎的网络言情小说。
-
90年代女性写作的独特景观——试论林白、陈染小说的话语形式
-
作者:
蔡育红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语方式
女性作者
小说
-
描述:
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的代表 ,陈染和林白在小说的话语表达方面进行了大胆地革新 ,采用了独语的方式。独语既指向女性创作者本人基于个人的性别体验 ,面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又指向作品中女性人物面对小说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女性创作者本人的内心表达有时是嵌进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表达的 ,有时又是游离的。究其原因 ,则一方面是源于女性与世俗层面对话的艰难 ;另外 ,也是最根本的 ,是由于哲学层面上女性神性与精神话语的缺失
-
爱的无奈 爱的抗争 爱的升华——浅谈女作者笔下爱情婚姻主题的嬗变
-
作者:
周艳丽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爱情婚姻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爱情婚姻题材历来是女性作者永恒的创作题材 ,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不同时代的女性作者对于爱情婚姻的要求和理解也各不相同 ,这就形成了不同时代女作者笔下爱情婚姻主题的差异 ,本文以封建社会、”五四”时期、新时期为楔入点 ,试图说明女性作者爱情婚姻主题的嬗变过程。
-
三位“小姐作家”
-
作者:
王羽
来源:
新文学史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张爱玲
苏青
女作家
文学史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上,女作家新人辈出,佳作云集。最著名的当属今日已十分风行的张爱玲、苏青,但另有许多女性作者同样取得了值得瞩目的成就,只是现有的文学史尚未将她们充分纳入考察视野之中。其实,如果把张爱玲、苏青制造的文学风景当作是40年代海派女性文学
-
女性凝视与被凝视:新世纪女性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再现与当代女性精神面面观
-
作者:
潘雨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客观属性
女性作者
女性精神
镜头
当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女性凝视与被凝视:中国女性电影现状 女性凝视,在电影中表现为女性作者借由镜头,将电影的客观属性——记录,转化为主观属性——刻画的一种创造性手段。她是女性认识自我、建构自我的理想途径。
-
李玉峰之自我艺术形象
-
作者:
范靓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妇女命运
女性诗人
描写
李玉
女性命运
情感历程
朝鲜时代
女性形象
自我艺术形象
-
描述:
,记述女性的痛苦、同情女性不幸的作品。[1]与男性笔下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作者在记录和描述女性形象时,通常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融入作品之中,将最为真实的情感历程记录下来,因此,她们所创造出的女性形象更为真实
-
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性格解读
-
作者:
孙慧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黑人女性
美国社会
民族传统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文化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格特点
-
描述:
《日用家当》中的三个不同的黑人女性形象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性格特点,也是黑人女性对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理解,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化服饰以及黑人女性对传统文化的守旧思想。不同的人物性格代表了这位黑人女性作者内心的矛盾,也代表了她对于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发展的希望与展望,她希望黑人女性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性格,独立的意识,能够占据自己的社会发展角色,当然这位黑人女性作者也用自己的思想证明了自己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理解及诠释。
-
从丁玲的“女性形象”看丁玲的妇女观
-
作者:
叶昌前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女主人公
莎菲
妇女解放
小说创作
中国妇女
丁玲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可以说,人们还没有注意到丁玲的名字之前,先就熟悉了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梦珂,莎菲。以后,人们发现在她的一系列小说创作中,妇女形象占有重要位置,不少作品都以女性为主人公。丁玲以她女性作者特有的那种委婉和细腻,以她自幼经历的特殊家庭遭遇和本身存在着的对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敏感性,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妇女形象。《梦珂》、
-
从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特质
-
作者:
叶嘉莹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作者
文学作品
女性语言
女性意识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花间集
男性
文学理论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原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兴起的.带有妇女意识之觉醒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一般人往往将之溯源于一九四九年西蒙·德·波瓦之《第二性》一书之刊行。在此书中,波瓦曾就其存在主义伦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是“被男性所观看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遂由“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