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文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构建——"女性人文主义"之探
-
作者:
刘莉
来源: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人文
女性人文主义
-
描述:
"女性人文主义"1998年由我国学者第一次提出,它以其新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基点和价值目标,显示了广阔的女性文学理论发展前景.但在近十年的女性文学研究中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从该理论构想的内涵、特征以及意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揭示它的丰富理论内涵,明晰它对于女性文学理论建设可能具备的积极意义.
-
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
-
作者:
安成蓉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话语的对话性
女性失语症
女性人文主义
-
描述:
当今文学领域,女性失语症并未终结。为了消除女性失语症,把叙事学和性别因素结合起来从对话性的角度锲入女性文学,探讨了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前提、理论基础和具体表现,提倡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这种写作策略。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的具体体现又主要以结构上的暗辩体、不可靠叙述、人物的“抢话”、转述语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为典型。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是女性文学与叙事话语的契合。它为建构女性话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为女性写作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它是一种策略化本质描述、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绝
-
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妇女文学
性别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女性人文主义
性别意识
-
描述: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字面上把女性文学理解为一种按性别分类的性别文学,就像青年文学按年龄分类,西部文学按地域分类,女性文学不过是特别标出作家性别的一种性别方言罢了。果真如此,女性文学不仅失去了它起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能起到强化女人“第二性”位置的作用,使生而为女人者感觉到某种看不见也说不出的以宽容面目出现的性别歧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女作家拒绝认同女性文学这一命名的心理原因。而且越是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强对两性不平等有深刻体验的女作家越是拒绝把自己归入女性文学命下。她们说:“我只卖文,不卖女”(丁玲)
-
从人到女人再到个人,女人比男人更是人
-
作者:
丁满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男权社会
沉淀物
个人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人文主义
男人
集体无意识
中国女性
-
描述:
最近把"夜不能寐"都献给了女性文学。其中有重读的,有新读的。不管怎样,从林白读到虹影,一个感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女性的××意识。这个××处可以填的词语很多,比如隐忍,比如苦难,比如奉献。总之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与美好无关。我自觉女性生来就带着一种奴性,尤其是中国女性。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说法,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