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和谐社会语境下媒介女性形象研究评述
作者: 艾岚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女性主义者   和谐社会   女性形象  
描述: 媒介女性形象研究自从国外传入国内就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批评类别。经历10多年的发展,该类研究虽为国民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但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严重的女权意识倾向,与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极为相左。为此,我们认为女性主义批评者在研究创作时理应结合当下和谐文化,力求解除男女两性彼此之间的对立与对抗,使男女两性走向平等共存、和谐发展。
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圣芬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主义者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莫瑞尔  
描述: 女性主义认为,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几千年以来,父权制社会是女性生活的主要背景,她们一直是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劳伦斯小说<白孔雀>、<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迷失女孩>和<亚伦的魔杖>中的女性牺牲品形象.
一位女性主义者的大学行政领导之路
作者: 洪瑞璇   来源: 中等教育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教育行政   女性主义者   女性领导  
描述: 揆诸国内外,大学行政体系里少有女性形象,无论学术圈或行政场域,大学多半呈现男性中心的景象。这样的工作环境对身为少数的女教授而言,常常感到冷漠与疏离,甚至还会被视为「角色异例」,如果是位研究性别议题的女性主义者,则更是不被欢迎。本研究即以生命故事访谈,呈现一位女性主义者在大学行政领导工作的生涯故事,并揭开男性主导的高等教育行政体系之面纱。研究发现女性主义者无论在职位晋升、行政事件处理或者同侪文化交流上都较为艰辛。然而不可否认地,应用女性特质於领导以及「老女孩网络」的建立却是女性领导者的优势。最後,本文期以建
《赫索格》中女性人物的戏仿解读
作者: 段良亮   单小明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者   厌女者   戏仿  
描述: 在索尔·贝娄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赫索格>中,索尔·贝娄戏仿了女性主义者,并通过戏仿,批评和嘲讽了女性主义者的过激反应和极端做法.对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戏仿解读也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有关索尔·贝娄对女性的态度的各种争议.
当代西方女性批评与女性文学的母性建构
作者: 李芳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当代西方   女性主义者   母性  
描述: 母性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争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以及女性作家如里奇、乔多罗、克里斯蒂娃、伊利格瑞、拉迪克、莫里森等,从不同角度聚焦母亲,对母性进行了全新建构。她们的母性建构大体上经历了抵制母亲身份的60年代、寻找母性力量的70年代、转向身体与伦理的80年代、走向多声部的90年代这四个阶段。百花齐放的女性理论与女性书写赋予了母亲自己的话语,使21世纪的母亲形象异彩纷呈,得以成为自我身份建构的主体。
畸型文化土壤中生长的女性主义者——上海美女作家文本分析
作者: 杨帆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慧   女性主义者   畸型文化  
描述: 女性文学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上海美女作家与上海海派文化关系的角度,运用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对卫慧等女性作家的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对海派文化土壤中诞生的女性主义作品作一个简要的评介和基本的判断。
论伍迪·艾伦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独特艺术价值
作者: 刘洋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视创作   女性主义者   艺术价值   艾伦   爱情故事   现有制度   美国导演   叙事手法   好莱坞影片   安妮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得到了有效的结合,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多。经历了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后,女性议题已经逐渐把批判对象转向到语言符号父权再现体系上,而影视作品无疑成为了当代语言符号和再现的重要途径,电影成为了女性主义者关注的重点。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加深男性霸权主义社会对弱势群体女性压迫的协同作用,同时还能作为当代女性主义者批判现有制度的主要工具。以女
丛林樊篱中的悲剧化“他者”
作者: 刘鹏康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地位   “男尊女卑”   男性话语   波伏娃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者   现实主义文学   男性意象   权制   形成时期  
描述: 亨利·劳森开创了19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和丛林文学传统,被尊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灵活运用了短篇小说的形式,以澳大利亚特有的丛林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澳大利亚民族形成时期丛林人的艰难生活。《赶牲畜人的妻子》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一度被奉为早期澳大利亚女性的典范。以往对该作品的解读多从丛林女性的伟大形象切入,颂扬丛林女性的奉献精神和无私母爱。然而换一种
新世纪女性文学与超性别写作
作者: 吴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新世纪   女作家   后殖民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社会身份   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中国女作家是一个极度敏感的群体,尤其对时代造就的社会主流意识的变革有着很强的接受心理.从早期的"自由女性主义"对女性性别意识的唤醒,到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躯体写作",都凸现了女作家自我对历史的独特体验,她们以独特的声音构建了文学的母性系谱,并以此颠覆了传统的男性中心的写作传统对女性形象的种种不真实的界定与表达.超性别写作源于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者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的见解,她曾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时,提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该"超越女作家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的观点.
女性主义者的美丽: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广告形象辨析
作者: 李澍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化妆品   广告业   女性主义运动   女性主义者   消费社会   生活方式   广告形象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流俗的广告形象的诱导,因为这是消费社会女性被物化的表现,但时间一长自己也觉得难堪,尤其是要去海滩游玩的时候,怎么办?最后是把腿毛跟头发一样染了颜色,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1]这个矛盾在我们看来有
< 1 2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