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现当代中外诗歌及其比较(二) 一种冷静的失落: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作者: 盛艳   盛俐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毕晓普诗歌   女性身份   失落   性别跨越  
描述: 对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身份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述,可以从四个层面阐发毕晓普代表作中的性别转换:1.毕晓普的童年创伤与母亲的缺席:毕晓普对于母性身份的恐惧和逃避从根本上
一种冷静的失落:论毕晓普诗歌中的性别转换
作者: 盛艳   盛俐   来源: 江汉学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毕晓普诗歌   女性身份   失落   性别跨越  
描述: 对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女性身份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述,可以从四个层面阐发毕晓普代表作中的性别转换:1.毕晓普的童年创伤与母亲的缺席:毕晓普对于母性身份的恐惧和逃避从根本上
生命意识的张扬与失落——《雷雨》女性形象再阐释
作者: 何光超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剧   精神失常   毁灭   生命意识   失落   张扬   阐释   悲剧   女性形象   《雷雨》  
描述: 生命意识的张扬与失落——《雷雨》女性形象再阐释
寻找失落的自我——浅析波伏娃《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 胡玲婷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士风流》   波伏娃   系列性   女权主义思想   失落   《第二性》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  
描述: 寻找失落的自我——浅析波伏娃《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权主义思想
蝴蝶的面孔
作者: 方志凌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孔   生命   凄美   蝴蝶   象征物   视觉隐喻   内心体验   失落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到2008年,陈芸的作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蝴蝶已经幻化为形形色色的痛苦、伤感、失落的女性形象。显然,到这个时候,那些有着凄美、浪漫的视觉隐喻的蝴蝶
失落与寻回:对中国当代伤痕乡土风,新古典主义,女性主义绘画中审美理念的解析
作者: 吴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乡土   失落   审美理念   中国当代   伤痕   解析   女性主义  
描述: 引言艺术不是为了视觉而视觉,而是凭借视觉来表达精神与理念,之所以选择女性,是因为‘她’更能准确的指向画家的意图[1],李蒲星在其《美术视窗下的女性形象》中的这段文字恰好表达了笔者选择艺术家对女性的审美这
重访童年
作者: 海西   李维榕   来源: 山东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访   童年   中心工作   托儿所   父亲   多伦多   失落   母亲   支持小组   妇女组织  
描述: 我刚从纽约家庭研究中心工作完毕,正要赶回多伦多,却接到儿时旧友的电话,她说:"我们一定要见面!"原来她参加了一个妇女支持小组。这种妇女组织,在欧美十分流行,目的是把处境相同的妇女召集在一起,互相发展身心,互相支持。
论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书写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作者: 嵇敏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黑人女作家   社会   传统   失落   风雨   女性书写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现代  
描述: 论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书写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失落”与“复归”——俄罗斯当代文学中女性作家的创作主题风格叙事
作者: 于正荣   来源: 鸭绿江(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当代文学   俄罗斯   托尔斯泰   失落   二十世纪末   女性文学   小人物   家庭观念   短篇小说  
描述: 最近十年来,关于二十世纪俄罗斯八十年代出现的当代女性文学引起诸多争议,一直是舆论界注视的焦点。在文学批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许多鲜明耀眼、具有不同写作风格的女性作家。她们之中比较著名的是柳·彼得鲁舌夫斯卡雅,塔·托尔斯泰娅,柳·乌利茨卡娅,瓦·纳尔彼科娃,维·托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