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使】搜索到相关结果 80 条
-
“天使”与“恶魔”——波特短篇小说《绳子》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龚娜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平等
传统
魔鬼
天使
矛盾
女性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主要以短篇小说蜚声于美国文坛。《绳子》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妻子这一女性形象格外突出。一方面,作为被丈夫定义的“天使”,她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
-
身体的隐喻:《画皮》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孤傲、软弱、残缺的天使―浅谈张爱玲女性形象的某些特征
-
作者:
颜莺
来源:
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残缺
软弱
孤傲
人生
天使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人生的荒凉,写尽了世间的俗事俗物,而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又是如此的独特,总有着天使似的面孔,孤傲的性格,却又是软弱的凡人,过着残缺的人生。她们或被金钱桎梏或被抛弃或坠落或是等着一种没有结局的结局,她们不是被摧残扼杀就是摧残扼杀他人,她们是孤傲、软弱、残缺的天使。
-
我的护理生涯:给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学妹们的忠告
-
作者:
王蕊卿
来源:
中等职业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忠告
医疗护理
工作岗位
护士
女性形象
天使
生活水平
-
描述:
说起护士,大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很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护士是“天使”。然而,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更高了,“天使”的现实却并不如听起来那么美好。
-
身体的隐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名声与牺牲主题下的天使与“妖女”形象——评《红颜》中的小云形象
-
作者:
朱茂青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
母性
名声
男性社会
天使
拯救
-
描述:
《红颜》中成功地描写一位在男人眼中的妖女,实则是天使的新型女性形象。当与她有染的男人都在保全自己的名声时,她独自承担起男性中心社会强加在生活上的恶名。正当她在麻木地生活时,是她的儿子唤醒了她内心
-
从曹禺戏剧两类女性形象看其创作心态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风格
创作心态
魔女
曹禺
女性形象
天使
-
描述:
曹禺戏剧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 :“魔女”和“天使”。“魔女”形象表现了作者早期追求原始生命力、回归自我、反抗压抑的情欲 ;“天使”形象反映了作者后期回归传统、逃避自我、认同社会规范的心理。两极化女性
-
重构与颠覆:解读吕蓓卡
-
作者:
周淑茹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重构
颠覆
魔鬼
天使
吕蓓卡
-
描述:
达芙妮·杜穆里埃在她的小说《蝴蝶梦》中塑造了一个神秘女性吕蓓卡的形象。该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以我的眼光,想象、话说、解读吕蓓卡。并且认为吕蓓卡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崇尚独立,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女性形象。
-
在天使与妖妇之外:朴素的或常态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琪琪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女性主义文论
男性作家
文学想象
妖妇
女性形象
天使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文学史的最初发展阶段.女性形象大多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女性主义文论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中,曾经概括过传统男性中心主义文学文本中通常的女性形象.“女性的形象往往被描述和塑造成这样两类:天使和妖妇。”
-
重塑华裔女性形象:美国华裔女剧作家林小琴戏剧《纸天使》
-
作者:
徐颖果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移民经历
华人移民
加利福尼亚
女性角色
华人妇女
种族歧视
美国华裔
女性形象
天使
-
描述:
一般认为华人最初有规模地移民美国,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1849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了中国。1850年初,就有数百名华人动身来到加利福尼亚。在随后的几年里,又有数千华人陆续抵达。华人在美国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