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向警予妇女运动中的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作者: 周鑫   来源: 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伦理   困境   向警予   婚恋家庭  
描述: 向警予始终强调对妇女的教育,抓住了伦理的核心.伦理归根到底要推翻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努力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策略研究
作者: 赵卫东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位置   女性话语   困境   美学转换   话语策略  
描述: 与形式的关系上,女性话语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困境。为此,关注性别言说的空间位置,探索性别言说实践过程中的美学转换和美学效果,或许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走出女性话语困境、实现两性和谐对话的有效路径。
女性话语的困境与突围——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策略研究
作者: 高娓娓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位置   女性话语   困境   美学转换   话语策略  
描述: 文章以新时期女性小说为文本对象,从话语策略的角度剖析了女性话语模式的阈限性,指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具体作品,探索了走出女性话语困境、实现两性对话的方法路径。
论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 杨华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和谐互补   藩篱   困境   当代女性写作  
描述: 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文章从妇女写作的困境、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及追求两性和谐与互补三个方面探讨了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从爱德娜的死亡看女性自由的困境
作者: 侯静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女性自由   困境   死亡   爱德娜  
描述: 19世纪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班的《觉醒》是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作,描述了主人公从女性意识觉醒到死亡的过程。笔者认为,爱德娜的孤独和死亡是其觉醒和独立的必然结果,是当时男权社会女性自由陷入的困境
城乡文化视域下的"女性情谊"的书写:《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文本解读
作者: 曲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现代性体验   女性情谊   困境   城乡差异  
描述: 女性在父权制中的缺席和缄默,导致"女性情谊"的历史性空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的正面抒写了确定存在的女性情谊.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对象都是都市中上层女性,她们所描写的"女性情谊"是知识女性之间的精神关系.本文则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和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理论,力图探究<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城乡"女性情谊".它更注重的是文化场域,是在城乡冲突和差异的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情谊",以及这种差异对"女性情谊"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吴丽芳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体育教师   困境   职业生涯   发展   出路  
描述: 上的玻璃天花板现象;2)职称上的断层现象;3)学历结构失衡现象。从而,探索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境,认为:1)多种角色困扰;2)职业压力引发的矛盾;3)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缺失。进一步从组织、个人、社会、家庭四个层面探索适应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
男权意识下的突围与困境——莫言小说女性形象再解读
作者: 张相宽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莫言   困境   突围   小说   女性  
描述: ;同时她们对男性依附性的意识也根深蒂固。通过她们的突围及其困境,莫言洞微烛幽,深刻批判了女性长期以来受到男权压迫的事实。莫言用他的作品证明了男性作家描绘女性情感、揭示女性命运的可能性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
“凝视”下的女性写作:邱心如创作《笔生花》刍议
作者: 徐倩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生花》   男性凝视   困境   女性书写   邱心如   突破  
描述: 阅读女性弹词小说中关于女主人公最终归宿及宣扬女性传统美德的文字,可以发现女性作者们是在男性的凝视之下进行写作的。在长期的男性凝视下,女性不仅会认同男性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符合男性凝视的女性形象。作品《笔生花》通过文本中展示的作者邱心如所受的封建教育、她对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细微描写和对作品人物的塑造等,使人感受到浓重的封建道德意识,她的写作无疑也是在男性视野的凝视之下进行的。
困境与悲剧——《离婚》中两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刘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生命意识   《离婚》   困境   悲剧   新女性  
描述: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