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他者·象征·主体:评《新婚的一对》中的人物主体性建构
作者: 陈靓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新婚的一对   比昂逊  
描述: 本论文从主体认同角度入手,探讨《新婚的一对》中主人公的主体性建构的不同策略,并由此出发梳理剧作中的深层人物特征及形象塑造。运用拉康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罗拉主体性的依赖性的一面。此外,她作为阿克尔主体的他者,在阿克尔主体性的构建中,成为阿克尔主体的主动投射对象,促成了阿克尔主体性的形成。而阿克尔反身作为麦昔尔德主体的他者,对麦希尔德的主体性强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麦昔尔德在构建中通过象征文本保证了主体性的稳定和独立。她作为新女性的形象代表,构建了剧作的深层性别意义。从主体性的角度审视剧作,可以挖掘出以往被
他者的凝视:简析潘玉良的自画像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自画像   潘玉良  
描述: 潘玉良的艺术世界是个典型的女性世界,特别是她的自画像,是具有极其鲜明的性别意识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的自画像符合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审美意识——体现男性意志和审美趣味的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形象,是他者。另一方面,从她自画像中目不转睛的凝视中,表现了潘玉良对传统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家庭话语权的质疑和批判,凸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成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体现了女性在试图争取言说的权利。
想象的他者:浅析《还乡》中的尤苔莎
作者: 赵炜   来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还乡》   尤苔莎   他者   自我  
描述: 《还乡》是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代表性悲剧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尤苔莎这一极富个性特征的女性形象,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下,她的个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发生了错误的变化。本文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尤苔莎的自我身份进行全面的分析。
沉默的“他者”:《致他羞怯的情人》女性主义解析
作者: 冯克菲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默   他者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安德鲁.马维尔的名作《致他羞怯的情人》一诗进行分析,尤其是分析其中男性叙述者对女性形象的攻击,旨在揭示男性叙述者字里行间对女性话语权的限制以及在男性话语霸权下女性被迫所处的沉默的"他者"地位。
他者的凝视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自画像   潘玉良  
描述: 潘玉良的艺术世界是个典型的女性世界,特别是她的自-画像。是具有极其鲜明的性别意识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的自画像符合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审美意识——体现男性意志和审美趣味的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形象,是他者。另一方面,从她自画像中目不转睛的凝视中,表现了潘玉良对传统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家庭话语权的质疑和批判。凸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成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体现了女性在试图争取言说的权利。
他者的凝视:简析潘玉良的自画像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自画像   潘玉良  
描述: 潘玉良的艺术世界是个典型的女性世界,特别是她的自画像,是具有极其鲜明的性别意识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的自画像符合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审美意识——体现男性意志和审美趣味的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形象,是他者。另一方面,从她自画像中目不转睛的凝视中,表现了潘玉良对传统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家庭话语权的质疑和批判,凸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成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体现了女性在试图争取言说的权利。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单人纸牌游戏》
作者: 张爽   曲一歌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沉默   后殖民女性主义   他者  
描述: 《单人纸牌游戏》是作者艾米·刘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深受男权社会,主流社会以及西方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的艾米这一形象。在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融合了民族和性别于一体,更好的阐释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论女性反抗意识及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作者: 杨丽娟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他者   简·爱  
描述: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被认为是19世纪叛逆女性形象的代表,重于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来解读简.爱,从而分析简强烈的反抗意识及简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以论述女性不是他者,而是自我,追求自由,追求和男性平等的自我。
女性既定角色的艰难超越:读毕飞宇《青衣》
作者: 王玉玺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嫦娥   他者   世俗   女性  
描述: 嫦娥奔月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异数。现在看来,嫦娥这个千百年来受人诟病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做是女性背弃世俗追求自主独立的特例。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中的筱燕秋自比嫦娥,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却难逃所处时代、男性欲望、世俗生活对她的羁绊与限定,这就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
父权制男性价值标准下两极化的他者:《汤姆·琼斯》中女性生存状态之解读
作者: 刘海霞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他者   女性   《汤姆.琼斯》  
描述: 以寻父和男性社会身份构建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主题的《汤姆.琼斯》反映了在十八世纪英国这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仅仅作为他者的生存状态。她们的社会性别由以男性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的父权制文化塑造成型,折射出一种失衡的社会权力关系。女性被动地接受着她们的社会性别,在妥协和反抗中挣扎。本文从母亲形象的缺省,对索非亚和莫莉等两极化女性形象的分析入手,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这一典型的社会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
< 1 2 3 ... 6 7 8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