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玉米:乡村女性疼痛的苦魂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   疼痛   2001年   《人民文学》   新生代作家   粮食作物   乡村女性形象   乡土中国  
描述: 玉米是乡土中同最普通的粮食作物之一。某种程度上玉米也代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气质。新生代作家毕飞宇以中篇小说《玉米》(《人民文学》2001年第四期)形象地书写了乡土中国经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这一乡村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疼痛而又复杂的情感。
玉米:乡村女性疼痛的苦魂
作者: 陈国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经验   玉米   权力   毕飞宇   中篇小说   新生代作家   粮食作物   乡村女性形象   乡土中国   文化气质  
描述: 玉米是乡土中国最普通的粮食作物之一。某种程度上玉米也代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气质。新生代作家毕飞宇以中篇小说《玉米》(《人民文学》2001年第四期)形象地书写了乡土中国经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这一乡村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疼痛而又复杂的情感。
重塑“娜拉”:男性作家的期盼情怀,拯救姿态和文化困惑
作者: 丁帆   陈霖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以来   男性作家   “娜拉”   妇女解放   作家主体   文化困惑   乡村女性形象   文化意识   男性中心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在较为阔大的文学和文化背景上,从创造主体和创造对象两个方面,考察八十年代以来男性小说家创造的出走的乡村女性形象群落,探求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时代精神及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指出它在乡土小说史和妇女解放主题表现上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小说家们的男性中心文化心理造成的矛盾困惑及其对把握对象的负面影响,呼唤作家主体对更为博大的现代意识的求致和男性中心文化意识的超越。
现代性与被叙述的“乡村女性”
作者: 王宇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新时期文学   乡土   五四新文化运动   伦理道德   乡村女性形象   知识分子   特殊群体   叙述   现代性语境  
描述: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的思想文化领域的现代性转型肇始于家庭伦理道德的变革,而妇女问题又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瓦解旧家庭伦理道德的突破口,再加上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两条原因决定了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对乡村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格外关注。乡村女性的形象频繁出现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本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乡村女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主题的重要载体。而求翻身争解放的乡村女性又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尤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