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与女性文学——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演讲
作者: 顾艳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灵魂   演讲   女作家   诗歌   中国文学史   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讲这个题目前,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一定要说"我与女性文学"?文学就是文学,为什么要有性别之分?要知道我们在思考和写作时,并不带着性别去思考和写作。而且女性文学也并
热烈庆祝中国文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20周年掠影
作者: 暂无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代表团   2008年   女性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会   中国当代   委员会   中国女性  
描述: ①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2008年访美合影于费城 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兼任女性文学委员会第一任会长张炯教授 ③④200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中国女性文学奖颁奖会会场
市场化与女性文学的权力意识
作者: 吴风华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女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觉醒   市场化年代   故事   权力意识   女性文学   文学方式   中国女性  
描述: 西蒙·波伏瓦的《第二性》不仅在意识上刺激了中国市场化年代的女性文学写作,它还以女性意识书写的文学方式感动和启示了中国市场化年代的女性作家。但是,中国市场化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所表现的权力意识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女性主义的觉醒最早来源于文学,女性主义权力意识的觉醒最早也是在文学写作中开始的。在市场化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义权力意识作为一抹或深或浅的底色呈现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选择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文学女性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中国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乔以钢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相对于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妇女文学创作无疑显得稀少、零落,但从《诗经》中的女性之声到清朝中叶的才女吟咏,依然构成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并非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其本...
印象点击:女性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
作者: 刘永丽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主题   女性小说   关键词   青年学者   女性文学研究   印象   逻辑结构   中国女性  
描述: 青年学者王侃新近出版的专著《历史·语言·欲望:一九九〇年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以其新颖独特的研究视角、缜密而严谨的逻辑结构,梳理了一九九〇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遗产,可谓同类研究中之翘楚。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三种强调
作者: 何雁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主流文学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当代中国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三种强调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评盛英、乔以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作者: 郭延礼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盲点   女性文学研究   自身解放   人类历史   文化精英   中国女性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评盛英、乔以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陈染   性别体验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描述: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徐坤在《作家》1997年第八期上撰文指出,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推介,中国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更深一层的自觉。女作家们对自己的“女性”不再采取回护姿态,无论...
新名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家   新时期   女诗人   2008年   2009年   诗歌奖   中国女性   文学奖  
描述: 海男,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曾获1996年刘丽安诗歌奖;中国新时期十大女诗人殊荣奖;2005年《诗歌报》年度诗人奖;2008年《诗歌月刊》实力派诗人奖。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14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底层劳动妇女"解放"模式
作者: 马春花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同工同酬   劳动妇女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一、新中国的成立:一种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女性具有重大的意义。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同工同酬、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男女平等,这些妇女解放运动孜孜以求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
< 1 2 3 ... 18 19 20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