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17 条
-
文学桂军的女性书写:以林白、杨映川和黄咏梅为例
-
作者:
覃春琼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私人经验
私人化写作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书写
林白
女性写作
咏梅
知识女性
-
描述:
新时期以降,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中国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女作家群异军突起,王安忆、铁凝、池莉、迟子建、刘索拉等的创作成为文坛上令人瞩目的景观。而广西肥沃的文学土壤也滋养、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她们以独具特色的创作屹立于文坛。生于50年代的林白以其私人化写作率先冲向全国文坛并奠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跻身于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女作家之列;而生于70年代的杨映川与黄咏梅则以完全迥异于"70后美女作家群"的姿态
-
尴尬:中国女性文学的境地
-
作者:
刘芝璐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男人和女人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尴尬:中国女性文学的境地
-
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
作者:
张方星懿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民文化
宽松自由
中国古代女性
孤独寂寞
审美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文化风俗
女性审美
巅峰时期
朱淑真
-
描述:
宋朝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由于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遗风和唐朝较为开放的文化风俗,加之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盛,宋代女性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她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审美主体,造就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辉煌。在这些具有独特审美意识的女性中,李清照、朱淑真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
学人风采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基地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湖南省
中国女性文学
湖南长沙
中国当代文学
普通高校
女性文化
师范大学
-
描述:
赵树勤,湖南长沙人,曾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82年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女性文化"课程主持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会、湖南省评论家协会理事。赵树勤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女
-
柔丽中的血性——近年中国女性文学观感
-
作者:
盛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女作家
宗教情怀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视角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一路走到今天,由于女作家将性别意识、视角,同国族的、社会历史的、人文文化的、乃至宗教情怀的意识、视角“整合”在一起,致使女性文学总体格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势日趋繁荣和理性,创作题材与主题更其宽广和深刻,而女作家队伍的代际关系也愈发协调和熔融。其实,中国女作家大多不愿拘泥于一个“女“字,只是,当她们女性主体意识真正地被唤醒之后,果然将女性自身独特的思维、经验、心境、感悟、感觉、才智等等,由潜伏状态急速地迸发出来了,从而形成了女性文学尤为绚烂夺目的景观,让整个文坛和广大读者都为之
-
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
作者:
张方星懿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人性觉醒
古代女性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特色
朱淑真
-
描述:
宋朝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由于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遗风和唐朝较为开放的文化风俗,加之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盛,宋代女性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她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审美主体,造就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辉煌。在这些具有独特审美意识的女性中,李清照、朱淑真无疑是其中的翘楚。综合来看,李清照的作品可以用“大家闺秀”一词来比喻,而朱淑真之作则恰适合用“小家碧玉”来作比,世人往往对李清照的了解远多于朱淑真,殊不知正是这种“小家碧玉”的浅吟低
-
黄河岸畔的歌者——回族女作家马丽华创作论
-
作者:
杨慧娟
来源:
百家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实散文
时代语境
生存命运
小说题材
文化交流
创作论
民族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丽华
宁夏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为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带来了新的契机,开放的文化空间诉求使得东西方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同时,这样的时代语境也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和谐的生长氛围,更为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滋生发育的土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宁夏青年作家群”在中国文坛的异军突起,宁夏文学创作势头强劲
-
论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姐妹情谊
-
作者:
齐杰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宴
女性小说
中国女性文学
在阳台上
女性解放
精神分析
安妮宝贝
性别身份
男性世界
女性主义
-
描述:
姐妹情谊是西方女权(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原则,发展姐妹情谊被看作是对父权制的一种有效对抗,强调其政治功能。中国女性与政治的关系要柔和的多,姐妹情谊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并未发展至女性解放的政治运动中,而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除了反抗男权压制外,也有自身寻求知己等人性要求。90年代的女性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女人照镜,女性通过照镜子认知身体,而与姐妹的交往从某种程度上讲则是认知和完善灵魂。对自我身体的认识是物质自我的认知,而对
-
晚唐五代巴蜀文学与蜀中才女
-
作者:
邓经武
来源:
晚霞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藩镇割据
黄崇嘏
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女性文学
花间词派
后蜀
晚唐五代
蜀中
文化艺术发展
宋代绘画
-
描述:
引语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巴蜀文化艺术精致精美走势的实践和业绩,成为后来宋代文化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花间词"引发宋词的兴盛,花蕊夫人百首《宫词》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创新,黄崇嘏传奇人生对后世戏剧小说的女性话题的提供,蜀宫画院对宋代绘画大繁荣的奠基贡献等,都显示着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巴蜀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晚唐五代时代心理的巴蜀呈现唐代末年,全国出现了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先后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严酷的战乱现实,使人们体
-
《文史哲》2009年“年度名篇奖”揭晓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史哲
作家群体
发展线索
考论
中国女性文学
哲学问题
概念范畴
世纪初
中国哲学
南北朝
-
描述:
经过历时近半年的严格评选,《文史哲》2009年"年度名篇奖"揭晓。郭延礼《20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四大作家群体考论》(第4期)、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第6期)、杜保瑞《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第4期)三篇佳作入选。
<
1
2
3
...
12
13
14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