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美国诗人对中国女性形象的重塑
作者: 覃丹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诗人   重塑   中国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解读电影海报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李剑芳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海报   电影   中国女性形象  
描述: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素瓦·特吕弗曾深有体会地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真实”的女性人物性格、生活方式、追求目标的反映。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女性的善良坚韧,温柔自尊,和勇敢面对社会变革的风貌;认识到文明在女性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冲突;认识到女性形象变迁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分析解放前后不同时期女性在电影海报中传递的信息作用,对如今的电影海报展示女性新形象、完善女性内涵、理解女性在生活中承担的多重角色、赞扬女性的价值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糊涂的次要角色 不糊涂的中国女性形象:评《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 王燕妮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女性性格   中国女性形象  
描述: 余华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也多为论者所忽略。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女性的女性主义精神
作者: 刘天骄   张涵之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影视   中国女性形象   中国影视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对各时段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向读者阐述女性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旨在探寻驱使女性形象逐步改变的时代、地域、人文因素,讨论不同时代女性主义精神的社会意义和哲思内涵,为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塑造贡献绵薄之力。
女界革命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   中国女性形象   教会女校   教育促进  
描述: 1844年,英国伦敦传道会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委员爱尔德塞在宁波设立女校。教会女校出现伊始,被各种离奇的推测描绘成魔窟,却在接下来一个世纪的实践中为重塑中国女性形象和意识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日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薛利红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日本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形象   原因   差异  
描述: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他的人生是短暂的,但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却给世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是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而且是贯穿于芥川龙之介一生的创作之中的。本文主要探究的是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日女性形象以及她们之间的差异和存在差异的原因。
张贴画中的新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王宇清   来源: 中外书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贴画   新生事物   中国女性形象   新女性   “新”  
描述: “新画”之“新”,在于它以“新”为其热衷,比如热衷表现“新生事物”或“时代新人”。而在这当中,若又涉及女性,自然也以表现“时代新女性”形象为其要点。 在1949年以前,对占社会绝大部分的边缘人、下层人,尤其是对妇女的重视,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坚持妇女解放的政策,以“男女都一样”的新政策对待妇女的职业、劳动报酬、社会地位。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邢乐萌   来源: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本   人物形象分析   高中生   中国女性形象   个性鲜明  
描述: 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许多中国女性形象,她们个性鲜明,深受我们高中生的喜爱。这些充满个性的女性形象,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饱含着丰富的意蕴。
新教材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类析
作者: 万永翔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母亲形象   语文教材   媳妇形象   中国女性形象  
描述: 新教材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类析
被男人摆弄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王琴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作品   三棱镜   中国女性形象   社会形象   中国近现代   男人  
描述: 在中国近现代的文艺作品中,女性的社会形象如同三棱镜,每转动一个方向,都会耀出多彩的光芒。然而它折射出的却并不是女性的解放和进步,而是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男人们的焦虑和幻想。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