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强势女权形象下的心理危机感:解析《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的女性形象及心理
作者: 王晓丰   来源: 今日南国(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感   上帝   女权   韦瑟罗尔奶奶  
描述: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位强势的女权形象,本文透过主人公的这一形象,从心理角度分析了她的语言及思维,揭示出了她坚强表面下的脆弱内心,并指出导致这种强势形象的根源在于主人公内心的危机感,即安全感的缺失。
“传统女性叛逆者”光环下的几道阴影-再读《简•爱》
作者: 陈裕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笃信   自卑   上帝   家庭  
描述: 《简•爱》在1848年的问世,轰动了整个文坛,它创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和敢于斗争、勇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但在种种光环下,仍隐藏着几道抹不掉的阴影。
寻找黑人女性的精神家园——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的宗教思想探析
作者: 蒋曙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沃克   基督教   黑人女性   上帝  
描述: 在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重新解读了基督教和上帝,标志着黑人女性神学的启蒙;之后,在小说《摩西,山之人》中,赫斯顿大胆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圣经。赫斯顿的"文学女儿"艾丽丝·沃克继承了赫斯顿的宗教思想并发展成为泛神论的黑人女性神学思想。
寻找黑人女性的精神家园——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的宗教思想探析
作者: 蒋曙   来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沃克   基督教   黑人女性   上帝  
描述: 在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重新解读了基督教和上帝,标志着黑人女性神学的启蒙;之后,在小说《摩西,山之人》中,赫斯顿大胆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圣经。赫斯顿的"文学女儿"艾丽丝·沃克继承了赫斯顿的宗教思想并发展成为泛神论的黑人女性神学思想。
神性和人性的完美融合——《八月之光》中莉娜·格罗夫的身份解读
作者: 赵千   金文宁   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月之光》   理想   人性   莉娜·格罗夫   神性   上帝   耶稣  
描述: 人物,通过分析莉娜集上帝之崇高,耶稣之使命,以及作者之理想于一体的多重身份,揭示莉娜神圣的人性之美以及作者对人类自我完善的坚定信念和对其前途命运的无限关怀。
爱默生超验主义中女性形象表达
作者: 李孝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尊重自然   美国超验主义   爱默生   美国文学史   上帝   男人   女性形象   和谐   女性主义  
描述: 鲁尔夫·华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学巨人。他的超验主义从宗教和精神至上的角度,提倡人人平等、自由。在他的超验主义里,每个人的灵魂都无一例外的被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上帝赋予了精神直觉的潜能。因此,所有人在
爱的拯救:茜莉的精神再生──试析《紫色》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叶云山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权主义   《紫色》   同性恋   黑人妇女文学   黑人女性   当代文学评论   紫颜色   上帝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爱的拯救:茜莉的精神再生──试析《紫色》中的女性形象叶云山在从“边缘的边缘”上异军突起的黑人女权主义文学阵营里,艾利斯·沃克(Ali-ceWalker)以她独特的爱的哲学及其对美国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焦虑”而独树一帜。她迄今为止的五部长篇以及大量的短...
萧伯纳:西方女权运动的倡导者:评萧伯纳剧中"生命力"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成洲   来源: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女主人公   倡导者   玩偶之家   超人   妇女   上帝   女性形象   生命力   易卜生  
描述: 萧伯纳是英国文学史上仅次子莎士比亚的伟大剧作家。他是一位思想家、戏剧家,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社会改革主义者。著名的萧伯纳传记作者佛兰克·赫理斯在他的《萧伯纳传》中写道:如果你不懂一点萧伯纳的社会哲学,你就不能了
《圣经》女性主义阐释与女性定位
作者: 程小娟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经   西方女性主义   社会文化   阐释学   女性定位   上帝   思考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文学文本  
描述: 在以往有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中,我们根据阐释学的视角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关人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理论,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问题。视角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文本的角度,关系到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阐释,关系到阅读者、阐释者能够从文本中看到什么和对什么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性别视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在于作为个体的一个个女性或男性都既是一定民族的、阶级的人,同时又是有性别的人,而性别在绵延几千年的父权等级制社会里,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以自然性别为基础的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社会文化性别观念
中外创世纪神话小议
作者: 刘意青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   神话传说   诺斯若普·弗莱   思想意识   《圣经》故事   《圣经》   伊甸园   伏羲与女娲   上帝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外创世纪神话小议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