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形象的隐喻性解读——德赛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齐园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
女性形象
流散
-
描述:
在印裔流散女作家阿尼塔·德塞的作品中,两性关系成为对殖民关系的隐喻性解读,尤其是《这个夏天我们去哪里》和《山之焰》中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代表了德赛对印度社会寻找的出路: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承担责任。
-
另一种意义的“他者”形象——几位后殖民印度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齐园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两性关系
形象
后殖民主义
-
描述:
后殖民印度英语小说中有一批女性作家在创作中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审视男性社会,审视殖民文化,细腻地勾勒出印度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困境。与后殖民男性作家相比,后殖民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虽然同样是在殖民与后殖民的大文化语境下创作出来的,但女性作家更注重性别问题,往往以两性关系作为读解殖民关系的一种隐喻方式。
-
民族主义与乔治·宰丹的历史创作
-
作者:
齐园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斯兰主义
复古
女性形象
历史小说
-
描述:
乔治.宰丹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时期的历史小说家,对后人创作影响颇大。宰丹的历史小说主要是从以下两大方面出发认识和描述民族历史:一、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复古情结;二、民族主义修辞——女性形象的寓意。
-
后殖民姿态下的混杂性书写:拉什迪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秀媛
齐园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杂文化
女性形象
拉什迪
-
描述:
性别关系是体现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拉什迪作为流散作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一种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逆转。体现为:从边缘向中心的移动;由虚弱向力量的转化,否定单一和固定模式的女性形象,体现出流散文学所代表的混杂文化。
-
以现实颠覆神话:德赛《哭泣吧,孔雀》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秀媛
齐园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全球化时代
女性视角
比较文学
孔雀
童话世界
印度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全球化时代,伴随大规模的移民潮产生的流散写作引起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关注。阿尼塔·德塞作为印度流散作家中很有特色的一位,其风格不仅表现了流散作家的普遍特征,还突出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在德塞笔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代替了对民族、种族问题的追究,两性关系成为对殖民关系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