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蒙古帝国之母
作者: 魏国清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诃额仑   族外婚   也速该  
描述: 蒙元时期,许多女性人物登上政治舞台,本文主人公——诃额仑就是其中之一。她有胆有识、聪明能干、贤惠温柔,是幸福尊贵的子女们的母亲,研究其对研究蒙元历史及成吉思汗本人大有裨益。然专篇探究其著述甚少,笔者欲从其结婚、孕子、丧夫、养家育子、助子创业来阐述这位传奇母亲在历史中的功绩,本文即奇缘篇。
蒙古帝国之母:诃额仑(悲喜篇)
作者: 魏国清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喜   诃额仑  
描述: 蒙元时期,许多女性人物登上政治舞台,诃额伦就是其中之一。她有胆有识、聪明能干、贤惠温柔的女性,是幸福尊贵的子女们的母亲,应该说对研究蒙元历史及成吉思汗本人大有裨益。本文主要介绍诃额伦夫人诞生成吉思汗的喜悦,丧失爱夫的悲痛及引出后文。
蒙古帝国之母:诃额仑(奇缘出世篇)
作者: 魏国清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诃额仑   族外婚   也速该  
描述: 蒙元时期,许多女性人物登上政治舞台,本文主人公一诃额仑就是其中之一。她有胆有识、聪明能干、贤惠温柔,是幸福尊贵的子女们的母亲,研究其对研究蒙元历史及成吉思汗本人大有裨益。然专篇探究其著述甚少,笔者欲从其结婚、孕子、丧夫、养家育子、助子创业来阐述这位传奇母亲在历史中的功绩,本文即奇缘篇。
"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论坛   女性教育   妇女问题   北京大学   专家学者   中韩   历史文化研究   性别研究  
描述: 2007年4月14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北京大学中韩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五十余位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从女性研究到女性学学科建设:高校女性学发展脉络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脉络   女性研究   本土特色   女性学   高校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的新时期高校女性研究,从传统既有学科的女性分支研究到独立的女性学学科建设,走过了"自下而上"的启动和"自上而下"的推进,"从外到内"的开拓和"从多到一"的整合,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批判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探索之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女性学的成长路径和本土特色。这既是高校女性研究不断深化的结晶,也是我国女性学学科持续发展的财富。
女性学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问题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方法论   女性学   唯物史观  
描述: 我国女性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在传统学科女性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伴随着女性学知识与理论系统的不断完善,女性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不断推进,初步呈现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和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的两种探索模式,并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女性学   学科建设   学理论  
描述: 20世纪后二十年,我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走过了艰难起步与不断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学理论已成当务之急。在此,我仅就女性学理论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思考,请方家指正。一、关于“女性学”和“妇女学”“妇女学”名称,沿用许久。但我认为,这门学科应改称为“女性学”。这是因为,其一,这门学科是从性别的角度,把人类的一半作为客体对象来研究,称“女性学”要比称“妇女学”更科学、更准确。其二,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女性”是一个超越社会关系泛指“女人”的合适概念。应该说,在当下习惯话语中,“女性”与“妇
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学   学科建设  
描述: 20世纪后二十年,我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走过了艰难起步与不断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学理论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女性学理论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90年代   学科制度建设   学术界   女性学   20世纪80年代  
描述: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女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女性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发轫、90年代正式起步,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瞩目。一、关子女性学学科制度结构的发展学科制度是学科的规范体系及其物质体现,是该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女性学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女性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基本理论   三维模式  
描述: 阶级、种族、性别"三维"互动,制约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某一个女性或某一群女性,在某一特定时期,"三维"中的某一维是其主要制约力量。对于女性整体而言,性别等级秩序则是其共同面临的发展窒碍。在"性别"这一维度中,千差万别的女性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身份定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需求。"三维"模式既揭示了女性群体差异性建构,又确立了女性群体一体性视角,可以依此作为基本理论框架进行女性学研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