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压抑的“女革命者”的形象
-
作者:
韩金龙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者
形象
丁玲
女性
-
描述:
在丁玲的作品中,塑造出很多女性形象,有女知识分子形象,有女农民形象。而众多的女性形象都与革命这一题材有着联系,但这些女性革命者的革命经历中,渗透着对自己性格的压抑和在革命过程中,与其他人群的矛盾,我结合丁玲的几部作品谈谈女革命者的形象。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小说《喧哗与骚动》的解读
-
作者:
韩彩虹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喧哗与骚动
女性主义视角
凯蒂
威廉·福克纳
家庭
人物形象
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小说《喧哗与骚动》简介《喧哗与骚动》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福克纳是一位在文学界非常闻名的并且享有一定地位的作家,曾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发表于1929年,是威廉·福克纳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斗争:《第十二夜》中女性主义的言语行为分析
-
作者:
韩朝丽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
《第十二夜》
女性主义
-
描述:
奥斯汀认为,说话即在行事[1]。因而,文学作品语篇中的说话行为与严肃话语中的说话行为是没有区别的。该文拟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第十二夜》,通过对剧中女性的言语行为的分析引出人物话语背后
-
《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与中共创建时期的妇女解放问题
-
作者:
韩晶
来源:
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
中共二大
-
描述: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党的第一个《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是中共妇女解放思想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围绕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为妇女运动决议的出台奠定了思想基础.党在创建时期所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为妇女运动决议的制定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经验参照.
-
中国共产党关于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关系的基本主张——中共首部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社会生活探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共产党关于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关系的基本主张——中共首部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
宁夏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策略分析
-
作者:
韩立雄
来源: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宁夏
特色
少数民族
全民健身
-
描述: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宁夏开展全民健身的意义入手,对宁夏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宁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沙漠运动、少数民族运动、妇女运动和农村体育都各具特色且成绩显著。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宣传和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条件、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打造特色、培育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旨在推动宁夏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新宁夏建设。
-
文化身份与本土书写——加拿大当代女诗人达尔·勃兰特访谈录
-
作者:
韩启群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本土书写
达尔·勃兰特访谈
加拿大当代文学
-
描述:
作为当代加拿大文坛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达尔·勃兰特(DiBrandt)不但在诗歌创作领域享誉盛名,在加拿大文学批评界也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本访谈从达尔·勃兰特门诺教背景开始,涉及20世纪加拿大文学的发展历程、当代加拿大文学的多元创作、加拿大女性文学、加拿大西部草原文学等多个论题。达尔·勃兰特在访谈中,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和从事文学批评的经历,阐述了自己对于加拿大文化身份与本土书写辩证关系的独到思考。
-
论凉山彝族毕摩文献《杉林神女经》
-
作者:
韩凌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毕摩文献
原形象征
《杉林神女经》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选择了凉山彝族毕摩文献《?????》(译:《杉林神女经》)作为研究对象,将文本与仪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尝试性地对文献及其主题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杉林神女经》不同于作家文学,也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它是具有明确宗教目的的叙事性诗歌文本,与其他同类型的毕摩文献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文献的叙事结构、词句内涵、意象原型及其仪式背景的分析,管窥彝族毕摩经籍之一隅,并揭示超越经籍本身意义之外的彝族整体的族群记忆、宗教信仰、民俗文化,阐释凉山彝族毕摩文学与其文化土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布鲁诺·舒尔茨小说研究
-
作者:
韩爱强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鳄鱼街
变形
神话书写
父亲
肉桂色铺子
生存姿势
-
描述:
布鲁诺·舒尔茨(1892—1942),犹太裔波兰作家,生前是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出版过两部短篇小说集《肉桂色铺子》和《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1942年11月19日被纳粹枪杀。他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声名鹊起。1992年,他的作品第一次译介进中国。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可是国内研究现状依然不太乐观,大都集中在父亲形象、异化和变形、创作手法三方面,且描述了父亲的表面形象,忽视了父亲隐喻和象征层面的意义;关注到女仆阿德拉的色情形象,却从根本上忽视了色情女性代言人比安卡公主的形象,同时,也对其他一系列人物形象没有给予关注
-
英语政治论辩中的举证诉求方式:女权主义修辞批评视角
-
作者:
韩芸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诉求方式
权力关系
政治论辩
性别形象
女权主义修辞批评
-
描述:
本研究以女权主义修辞批评理论为基础,对五场一对一的英语政治辩论中男女政治家使用的理性诉求、感性诉求和人格诉求等举证方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以期通过比较两性在政治论辩举证诉求上的异同,揭示他们欲塑造的性别形象,以及这些形象背后暗含的权力关系。通过观察男女政治家所选择的诉求类型和频次,我们发现:在理性诉求方面,两性都偏爱使用举例和归纳;男性使用举例和归纳的频率比女性高,而女性使用类比的频率较高。在人品诉求方面,他们都倾向于采用诉诸个人人品和降低他人信用。男性采用诉诸个人人品和降低他人信用的频率更高,而女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