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文学相关概念的争论与确立
-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身分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概念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基本概念的争论和确立是国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项基础工作。由于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实践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女性文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由强调"差异"到注重"社会性别"、"身分",理解越来越趋于学理性。这些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回顾
-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批评的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三个时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对女性文学批评进行的批评,即1986年、1989年前后和1995年至今。这些批评包括总体上对女性文学批评的评价、以批评主体为出发点的分析、对批评方法和理论的反思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尤其1995年以后,反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对国内女性文学批评负面影响的评论增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批评家们也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但我们不可因此忽视国内女性文学批评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取得的成绩。
-
女性学教学法初探
-
作者:
刘霞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
女性学教学法
女大学生
-
描述:
阐述了通过探索女性学教学法,帮助女大学生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逐步培养体现性别公平的现代性别意识。女性学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功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回顾
-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回顾
-
道德行为的情境模式与茨威格价值判断的迷误
-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行为
价值判断
文化反思
情境模式
-
描述:
茨威格的三篇小说反映出作家本人由于不了解道德行为的情境模式,导致他对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陷入迷误,并且对笔下那些在本能的情欲冲动支配下产生"出轨"行为的女性表现出太多的同情和赞赏.当代中国社会和女性文学中存在着类似不良倾向,对社会发展产生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消费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世纪(2000 -2007年)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着眼点的论文。本文打破以导演、类型或年代来分析女性形象变迁的传统方法,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近期中国大陆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
-
边缘与颠覆
-
作者:
方海霞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丽莎白·乔利
边缘与颠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伊丽莎白·乔利是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她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35位女性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乔利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闲阶级妇女的生活,尤其是她们的迫切要寻找同性别性伴侣的需要。因此就内容而言,乔利的小说是逆传统的。它所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女性之间的爱,即同性恋。她作品中很多女主人公都是同性恋者,渴求着女性的爱。这些人物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文学创作中都属于边缘群体,以前是很少有她们的地位的。而在乔利的想象世界中,这些人物都由边缘走向中心,对自我身份重新进行了探索和认识,颠覆了父权制下的传
-
消费主义视角下对女性主义广告批评的再认识:以《精品购物指南》广告中男女形象对比研究为例
-
作者:
万艳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广告批评
大众传媒
符号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对广告等大众媒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媒介中女性形象被歧视、被贬抑以及角色定型等方面,由此分析性别模式中存在着第一性与第二性不平等现象;多处论题中隐含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倾向,即女性处于第二性的处境是由男性掌控的话语权所致。就文化批评而言,这种分析是切中要害的;但就传播本质而言,广告是一种说服性和盈利性的传播,它的文化意味更多地决定于其商业运行规律,在此背景下,广告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便由文化批评所应有的和目的性变成了商业运行的手段和方式。女性主义者们对广告中女性待遇的描绘和批判不无意义,但却未找到恰当的批
-
苏青长篇小说研究
-
作者:
汪贵霞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沦陷区
个性
苏青长篇小说
-
描述:
现代作家苏青在四十年代创作了《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歧途佳人》三部长篇。她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体现了独特个性特点:一种建立在务实功利基础之上的个人主义的人生取向。受宁波乡下传统思想和三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退潮的影响,苏青小说里的女性在面对婚姻时采取的是消极无为的态度。进入都市社会后,传统思想在新兴的都市背景下受到重大的冲击,在个体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女性走出了家门独立谋生,在爱情领域里也变循规蹈矩为积极主动,但她们所追寻的仍旧是一种稳定的男女关系,而不是浪漫的爱情。这种个性特征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
-
夏娃,永远的他者
-
作者:
汪秀霞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他者
西方宗教绘画
图像分析
夏娃
-
描述:
在整个基督教文化中夏娃被视为“原罪”的根源,她的图像是基督教推行禁欲修行过程中用以惩戒与救赎最有力的工具,因此,在基督教宗教绘画中与夏娃有关的一系列主题和变体的图像层出不穷。本文将聚焦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绘画中的夏娃图像,分析它的变化形式及变迁原由,试图通过夏娃这个西方宗教文化中特殊的女性形象,寻找图像背后隐藏着的性别权力关系。
本文对夏娃图像作了三部分划分:首先,负罪的夏娃;其次,母性的夏娃;第三,性感的夏娃。负罪的夏娃图像是中世纪艺术家表现夏娃最惯常的方式,文艺复兴时期负罪的夏娃图像仍是表现夏娃的主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