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经·国风》女性审美特征探析
作者: 刘霞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特征   伦理道德   以善为美   功利性  
描述: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多姿多彩,风采各异,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这一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可窥见周人的审美意识中并没有使美的事物真正成为一个单纯的审美客体,而是渗透多方面的因素,探析《诗经》女性美的审美特征,具有功利性和伦理道德性。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作者: 赵海霞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意识   托尔斯泰   平等   婚姻观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极为震撼人心的一个悲剧女性形象,在作者视界里安娜既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新女性,又是一个应受到谴责的有罪的抛夫弃子的坏女人,这反映了托尔斯泰对觉醒了的女性意识既有认同的一面亦有拒斥的一面,作者的创作心态是矛盾的、复杂的。从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塑造中也流露出他的文化效忠从属关系。
生存的夹缝与夹缝的生存
作者: 刘麦霞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形象   人格意识   生活中   花瓶   追求自由   生存   母亲   幸福   女性  
描述: 巴金的《寒夜》总是让人读罢感到一股彻心彻骨的寒冷与窒息。从文本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呈现为一个“家”的悲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呈现严重畸变:夫妻之间无话可说,母子(曾与小宣)形同路人,婆媳之间充满敌意,汪与老母亲之间也仅是由陈旧的伦理维系着的那种母子关系而已。在作者营造的悲剧氛围中,一个新女性形象曾树生使得整个文本熠熠生辉,她不同
浅谈柳永歌妓词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 张永霞   来源: 淮海文汇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柳永   歌妓词  
描述: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女性一直是文人常写不衰的对象。但宋初杰出词人柳永却能打破以前的温柔敦厚的"等待型"的女性形象描写常规,表现出先进的人道主义女性观。柳永超越自身站在全面人性的立场上来观照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女性的人生,突破了正统思想的局限,以深沉的旋律去敲打世人的灵魂,呼唤着被封建礼教压抑着的人性。
生存的夹缝与夹缝的生存——曾树生形象再认识
作者: 刘麦霞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宣   婆媳之间   曾树生   新女性形象   文宜   母子关系   表层意义   《寒夜》   结婚十年   彻心彻骨  
描述: 巴金的《寒夜》总是让人读罢感到一股彻心彻骨的寒冷与窒息。从文本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呈现为一个“家”的悲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呈现严重畸变:夫妻之间无话可说,母子(曾与小宣)形同路人,婆媳之间充满敌意,汪与老母亲之间也仅是由陈旧的伦理维系着的那种母子关系而已。在作者营造的悲剧氛围中,一个新女性形象曾树生使得整个文本熠熠生辉,她不同
血浆纤维蛋白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作者: 王东霞   来源: 中国厂矿医学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蛋白原   年龄  
描述: 目的 观察普通就诊人群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分布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普通门诊、住院病人及部分体检人群3 484例,男女分组,10岁为一年龄段分层作为研究对象.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采用Clauss法检查.结果 男女性研究对象的年龄总体分布型一致;纤维蛋白原的异常与年龄有关(χ2=10.2323,P=0.0014),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别;FIB有随年龄上升趋势(χ2趋势=1.9615,P=0.0249);70~79岁及80~90岁2个年龄组,FIB异常人数较前几个年龄组明显增高.结论 血
向警予对妇女解放的探索
作者: 刘霞   来源: 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妇女解放理论形成过程中,向警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轨迹、基本内涵、与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比在探索妇女解放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著者文摘]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综述
作者: 庄渝霞   叶文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研究机构   福建省   厦门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经验交流   女性学   高校   座谈会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综述
解读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女性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解读   20世纪90年代   写作资源   社会现实   女性主义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内地可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没有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以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为特有的表现对象。90年代以后,一部分女性作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升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所谓“病态”,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从一开始就无暇他顾,急不可耐地突入女性自身的性活动这一私密空间,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写作灵感和写作资源。十多年来,其写作视点日益下移,“性趣”日渐浓烈,以至深陷于自己的两腿之间不能自拔。这就注定了这
对女性解放本质的疑问——论卡丽·邱吉尔《上等女性》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特色
作者: 刘霞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三次浪潮   二元认识论   女性主义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西方女性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作为第三次浪潮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团体内部的异化和压迫进行关注,并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认识论。英国女剧作家卡丽·邱吉尔的《上等女性》充分揭示了女性内部的异化和压迫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了二元认识论陷女性于对男权模式的不自觉模仿,体现了女性文学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色。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