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吉尔曼作品中“新女性”形象构建探索
作者: 李丽芳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曼   新女性   小说  
描述: 吉尔曼作为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在系统研究美国的性别政治问题基础上,通过创作小说并以此作为宣传其思想的工具,塑造了大量的“新女性”形象,作者通过空间转向揭露和控诉了父权制对女性压迫,以理想化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刻画了不同的成功女性形象,在作品中吉尔曼通过重新定义母职让的“新女性”形象更为丰富,并表达出对两性真正和谐关系的理想化目标追求,对当代新女性形象发展有着启迪和借鉴意义。
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丽华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女与野兽》   影视作品   女性主义  
描述: 迪士尼推出的“公主系列”为受众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公主形象,她们身上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形象以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版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等待解救的不是公主,而是王子。王子因为自私和冷酷无情而受到仙女的惩罚,被施咒变成一只野兽。正是因为贝尔的出现,才教育了王子,让王子完成了由“兽”到“人”的回归。这种超层次的对男性的拯救更加彰显女性主义。在影片中女性不再消极等待,爱情不再是人生唯一目的,她们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
作者: 李丽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葛薇龙与白流苏是张爱玲《传奇》小说集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在各自的逐爱历程中拥有相似的身份,表现出物欲与情欲纠缠的复杂心境,都获取了看似“圆满”的婚姻;但同时,她们又拥有着相异的爱情追求与婚恋逻辑,使两人的收梢染上苍凉色彩。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的对照出发可以探视张爱玲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充满丰富悖论性的婚恋观,并在对其婚恋观缘起的探幽发微中体会到其婚恋书写中的批判性内涵。
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对照出发探视张爱玲的婚恋观
作者: 李丽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张爱玲   逐爱历程   葛薇龙   婚恋观  
描述: 葛薇龙与白流苏是张爱玲《传奇》小说集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在各自的逐爱历程中拥有相似的身份,表现出物欲与情欲纠缠的复杂心境,都获取了看似“圆满”的婚姻;但同时,她们又拥有着相异的爱情追求与婚恋逻辑,使两人的收梢染上苍凉色彩。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的对照出发可以探视张爱玲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充满丰富悖论性的婚恋观,并在对其婚恋观缘起的探幽发微中体会到其婚恋书写中的批判性内涵。
亦舒小说研究综述
作者: 李丽敏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研究者   女作家   大陆   亦舒小说   香港文坛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大部分研究者对香港女作家亦舒的评价大都将其和金庸、倪匡置于一处,将其言情小说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的科幻小说一起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亦舒小说出现在大陆,这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一定关系,20世纪80年代亦舒小说作为港台言情小说中的重要部分来到大陆,但直到90年代后期
解析《蝴蝶梦》中吕蓓卡的女权主义
作者: 李丽花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反叛   吕蓓卡  
描述: 《蝴蝶梦》中的女主角吕蓓卡一直被人们视为放荡、傲慢的恶女人典型。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人物吕蓓卡,将吕蓓卡重新定义成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敢于反抗男权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论文从吕蓓卡的行事作风上分析,归纳出她是一个充满智慧、追求自由和敢于反叛的人。
福克纳笔下的女性观
作者: 李丽妍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方社会   南方价值观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南方派作家,其主要著作《喧嚣与骚动》反映了他的妇女观以及旧南方传统道德观和清教主义教条。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南方妇女过着非正常的生活。通过从不同角度研究《喧嚣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夫人和迪尔西的不同命运的细节可看出福克纳的女性观:他深刻地同情以迪尔西为代表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性,赞扬拥有简单的人性、爱和同情心美德的女性,但也痛恨以康普生夫人为代表的顽固不化、保守落后的女性。
魏晋女性亦风流
作者: 李丽君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女性意识   体认   女性形象  
描述: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并非作者浓墨重彩之笔,但正是这种随意点染,更真实自然地反映出魏晋女性的生活境况和精神情状,更接近于社会样貌的原态.无论是遵礼守节的贤女、淑女,还是或智或勇的才女、烈女,都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为人处事、言谈举止蕴涵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展示出魏晋女性对平等、独立、审美、开放的追求,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对中国女性寻找自我、定位自我的初期探索.
简·爱魅力新探及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作者: 李丽梅   来源: 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文学形象   罗切斯特   简·爱   莎士比亚   完美结合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形体美   精神美  
描述: 在中外文学形象的长长行列中,堪称美的女性形象繁若群星。如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曹雪芹等都为读者塑造出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她们或以俊美的容貌、或以坚强的意志、或以聪慧和才干,令人欣赏、喜爱、赞叹、折服,无疑她们都是美的,都具有强烈的美感作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之异同
作者: 李丽程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婚恋   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奥斯丁与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她们都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婚恋观以及她们作品人物着手,比较两者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异同。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