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雪 】搜索到相关结果 318 条
白先勇小说凄婉风格研究
作者:
连雪雪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人物
主题
叙事
风格
凄婉
描述:
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界的重要作家,白先勇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的奇才”,他的小说、散文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意识和凄婉的风格。本文试图探讨其小说中的凄婉风格形成的根源及其内外在表现形式,着重探讨经历、气质、文化熏陶在其风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女性叙事、人物形象、主题等风格表现。首先,围绕白先勇小说凄婉风格的成因展开讨论。疾病、战乱、儿童时的经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诱引因素的作用在于:促使白先勇具备了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才性气质、先天禀赋等基本条件,并引发了白先勇审美情感倾向和审美心态的萌芽。同时凄婉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和他自身的
女权主义与大众媒介(文摘)
作者:
初
雪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权主义与大众媒介(文摘)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概念浅谈
作者:
姜雪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空间概念
当代女性
描述: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概念包含了空间概念各方面的诉求,由于每一个人对当代女性文学的空间认知不同,其批判语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文章主要对当代女性文学进行的空间概念分析探讨。
美国当代批评理论与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作者:
高雪
来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当代批评流派
少数族裔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今美国社会是一个倡导多元文化的社会.这样的多元文化氛围催生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同时又使美国的文学批评呈现出"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将文学理论应用于其创作实践中,书写着族裔女性的文化身份.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糅合了族裔女性意识和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体验,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承载着美国异域文化经验,成为美国文化与文学中一种独有的美学奇观.
云南女性文学的崛起
作者:
晓雪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云南省
女性文学
描述:
云南女性文学的崛起
从我国近五年流行语中看传媒女性形象变化
作者:
姚雪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媒体形象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富裕,当今社会女性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代改变了她们的形象角色,当今社会的女性不愿意再做男权社会里的“花瓶”,她们有自我认知、自我审美观以及自我价值观,更在乎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摆脱传统社会对女性刻板印象留在女性身上的从属阴影。当今的女性开拓历史,代表着个人、家庭、社会,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女性的特有魅力。正因为如此,社会大众更加关注当今女性形象,从外表到内心,从宏观到微观,任何生活上的琐事都会把她们变成当今热议的话题、热点事件、流行词语。本文借鉴传播学、社会学、女性心理学、
论女性网站对当今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曹雪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网站
网络传播
描述: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网站的信息传播影响着女性受众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本文从标题文本、网络图片和频道栏目三方面分析对女性网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女性网站内容的主要特色,明显看出商业女性网站和官方女性网站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根据对女性网站整体内容的分析,本文得出了女性网站作为女性话语的传播平台,履行着传播女性主体意识的义务,塑造出了女性自信、精致、事业心强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发现在消费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女性网站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还未完全消退,女性过分追求物质、情感畸形、相夫教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
作者:
闫雪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女性解放问题成了一个关系民族危亡以及民主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同一时期,中国小说也在进行着现代化转型,新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而女性自然就成为其重点关注对象。与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按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温顺佳人,女学生、女教员、女豪杰、女革命家等形象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女性活动不再拘囿于家庭生活,而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女性命运不再单纯代表女性个体生存状态,而与国家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梁雪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人道主义
肖洛霍夫
特殊性
描述:
本论文以《静静的顿河》中的哥萨克女性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肖洛霍夫的女性观形成之因,对其笔下个性鲜明的女性群像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解读,总结出俄罗斯文学女性形象与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性,即俄罗斯女性具有一种崇高圣洁之美,并借此强调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肖洛霍夫与同时期本民族作家和同时期英美作家之间存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静静的顿河》中的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充分地体现了作家强烈的人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人道主义激情,这使其作品中的系列女性人物形象获得了恒久的魅力。
阴阳镜像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雪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性属
性别
描述:
《飘》原名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去,是美国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中出版的唯一的一部作品,《名利场》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飘》和《名利场》都堪称文学经典之作。两位女主角:斯佳丽和丽贝卡,都倾注着两位作家的美学情愫,并且都被放置于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处于19世纪战争时代,性格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点,都以较浓的女性意识来演绎人生,或多或少地张扬着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可贵意识。但是,由于两位作家的性别不同,导致审美情趣和心态的不同,于是他们笔下的女性又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