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逃离“被吃掉”的命运:《可以吃的女人》之生态女性主义剖析
作者: 陈汤龙   李莉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态女性主义   《可以吃的女人》  
描述: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剖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通过分析文章中女性形象和自然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以及女主人公玛丽安不懈的抗争,从而得出结论: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与自然所经历的迫害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找到父权制这一根源,才能通过反抗逃离"被吃掉"的命运,争取人格尊严,最终获得属于自我的人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 仉金辉   陈汤龙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作家  
描述: 纵观现代中国女性文学,生态女性主义由无意识存在到生态女性主义观的形成经历了缓慢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它赋予中国女性作家跨越性视野,令其作品涵盖更宏大的主题,使她们走出了狭小的女性天地,进入到更广阔的对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文明的思考中,从而踏上了以女性特有的人文关怀创建两性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探索之路.
对《物理学家》中重要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
作者: 李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喜剧   《物理学家》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悲喜剧《物理学家》是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于1961年创作的,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剧本进行了分析。莫尼卡代表男性心目中最美好的象牙女郎形象,莫比乌斯的前妻虽离婚再嫁但也牺牲了很多;相反,疯人院女院长则是这些美好女性的反面,不但相貌丑陋,而且向往权力,拥有金钱和名望,具有强大的控制欲。
端木蕻良的民间立场与女性观建构
作者: 李莉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民间立场   女性观念   妇女解放   满族作家   端木蕻良   现代中国   女性形象  
描述: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深受家庭和时代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民间立场,建构了独特的女性观念。他的一生见证了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积极利用男权话语为女性呐喊.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赞美女性的优秀品质,弘扬女性的伟大品格。
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性
作者: 李莉   孔健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简·爱   主体意识   性别  
描述: 简·爱是一个具有通俗和高雅双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在《简·爱》问世之后,她的魅力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她具有极强的独立和自强的性格特点,能够维护个人身份和尊严,同时在争取两性平等时也作出了巨大努力,希望两性可以达到融合的目的。本文主要对简·爱这种挣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沉默·抵抗·对话: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看伍慧明小说《骨》中的华裔女性形象
作者: 李莉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主义   后殖民女性主义   种族主义   美国华裔女性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成功地塑造了四位鲜活的女性角色。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文中处于父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社会双重边缘的美籍华裔女性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展现了她们从沉默到抵抗再到对话的独特心理历程。
端木蕻良的民间立场与女性观建构
作者: 李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立场   女性观念   端木蕻良小说  
描述: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深受家庭和时代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民间立场,建构了独特的女性观念。他的一生见证了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积极利用男权话语为女性呐喊。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赞美女性的优秀品质,弘扬女性的伟大品格。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温和的女权维护者,一个优秀的女性书写者。端木蕻良的名字和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将随着他的作品永存于文学史。
解读沈从文《萧萧》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作者: 李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创作   层次的   文学艺术作品   就这样   精神困境   性的自由   女性悲剧   别人家   人生遭遇   男权主义  
描述: 沈从文在自己的小说当中创作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一些是乡村的女性,有一些是城市当中的女性。沈从文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女性在社会当中的人生遭遇做出了深层次的思考,并且对女性的命运也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沈从文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小说《萧萧》就是一部对于封建主义伦理道德及封建主义宗法制度对于女性压迫和女性悲剧命运思考的文学艺术作品。一、《萧萧》当中萧萧及其悲剧命运的梗概
试论繁漪与安娜的民族文化性
作者: 李莉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性   自由   个性解放  
描述: 《雷雨》与《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人物形象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作品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和安娜,但她们反抗的外在表现和精神内涵又有很大的差别,具体体现为她们的性格发展逻辑和反抗轨迹蕴涵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成长中的非洲新女性——阿契贝《荒原蚁丘》小说人物比阿特丽丝形象浅析
作者: 李莉   来源: 非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洲女性   女性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荒原蚁丘》是当代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阿契贝的一篇重要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对比阿特丽丝这一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让世人对当代非洲女性有了新的认识,也回应了评论家们对阿契贝小说创作忽略非洲女性的指责。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比阿特丽丝形象进行探讨,以她的童年经历作为切入点分析她成长背后的隐痛,展示她对本土文化中各种形式的男性中心主义的警惕与批判;同时揭示出非洲女性在后殖民时代所面临的种种话语诱惑与陷阱,并挖掘比阿特丽丝在复杂语境下突围的希望。
< 1 2
Rss订阅